跳至正文

西方插图中的晚清历史——评《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真实的历史,远比教科书中描述得更加扑朔迷离。《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法国〈小日报〉记录的晚清1891—1911》这本书,用画笔描绘历史,给我们认识历史开辟了新途径。为我们回望那个疼痛的晚清中国,拓宽了认知的边界。当年,那些远涉重洋来到中国从事新闻采编的法国画家们,并没有想到他们的一幅幅新闻插图,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成为解读中国历史的一种明证。

这本书不是历史教科书,而是由当时报纸中的各种新闻插图组成。书中,收录了1891年—1911年法国《小日报》所刊彩色石印画一百余幅,画中的内容涉猎广泛,主要有甲午战争、李鸿章出访欧洲、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侵华、日俄战争、慈禧太后与光绪病亡出殡、袁世凯小站练兵、袁世凯出任临时大总统等,史料珍贵。《小日报》在19世纪末每期发行量高达百万份,是当时巴黎最为流行的通俗类报纸。该报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派遣一批画家和记者到晚清的中国采访。画家们用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当时晚清政坛与民间百态。那些来华的画家们,为了取悦读者的欢心,描绘中国的暴乱、杀戮、瘟疫、饥荒、战争、酷刑等等。这种插图尽管时时刻刻流露出西方人惯有的傲慢姿态,却真实地再现了晚清政权的摇摇欲坠。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历史、还原历史,在中国其实并不罕见,敦煌壁画就是鲜活的例子。然而,这种方式并非主流。而西方绘画就不一样了,西方绘画重视对形象的逼真再现,写实传统厚重。这种类型的绘画记录新闻事件,具有先天的优势。工业革命之后,西方报纸逐渐普及,尤其是印刷制版技术提高之后,在报刊的新闻事件报道中,配以写实风格的插图,成为一种全新的阅读风潮。

书中,法国画家笔下的中国大地生灵涂炭、中国人则显得呆滞愚昧。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法国画家在捕捉晚清历史的“画面”时笔力之准、之狠、之独特。本书中汇集的新闻插图,根据法国《小日报》出版时间逐一编排。法国的画家们在绘制一幅幅新闻插图时,特别善于“中为西用”,充分吸纳中国绘画中线条的表现张力,淡化了西方绘画中最擅长的光影造型技巧。书中收录的1896年7月26日发表在《小日报》中的插图《清朝杰出使臣李鸿章》这幅画中,李鸿章神色凝重,双眼无助,官服上还佩勋章一枚。此时的李鸿章,历经甲午战败和屈辱的《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书中,收录的插图既有晚清政要的肖像,也有百姓悲苦的记录。清朝末年,在山东、北京一带的部分农民,不满外国西方士兵的横行霸道,组成“义和拳”奋力反抗西方列强。尽管农民们不是对手,但依然拼命抵抗,很多人为了保卫家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小日报》1900年11月2日刊登的插图《中国事件》中,充分反映出了西方列强的残忍、残暴。这幅插图中,十四位“义和拳”勇士被列强杀害后,被砍去的头颅挂在城墙上示众。而身着白色海军军服的士兵,得意洋洋地望着一排头颅。与这幅插图相匹配的文字报道虽然在书中没有登载,但是插图本身就给人足够的感官冲击。书中关于战争场景的插图比比皆是,这昭示着晚清中国的苦难何等深重。

本书中收录的《中国的第一架飞机》这幅插图令人眼睛一亮。1911年8月25日,曾在美国设计制造飞机的中国人冯如回到了国内,在广州驾驶自己研发的飞机试飞。由于操控系统失灵,飞至百余米时,飞机坠毁,冯如遇难。冯如是中国最早的飞行员和飞机设计师。在这幅画的左上方,飞机正在空中翱翔,右边是古塔。陆地上,有官员好奇地观看,有小孩子和猪在惊慌失措地乱跑,还有轿夫驻足围观。晚清的天空突现飞机,这喻示着现代中国的大幕徐徐拉开,而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就此寿终正寝。

作者: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5年02月17日10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