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烨凯:在大西洋内部发现大西洋史
本文作者,《海洋史研究》23辑(大西洋史专辑)联合主编张烨凯博士 一 自二战以来,大西洋史在欧美学界已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专门研究领域。它兴起于二战后、壮大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自20世纪90年代以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趋势。领域的成熟与多元化也促使研究者对其展开一系列批判性反思。2002年,大卫·阿米蒂奇(David Armitage)在《大西洋史的三个概念》一文中从地理空间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归纳。… 阅读更多 »张烨凯:在大西洋内部发现大西洋史
本文作者,《海洋史研究》23辑(大西洋史专辑)联合主编张烨凯博士 一 自二战以来,大西洋史在欧美学界已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专门研究领域。它兴起于二战后、壮大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自20世纪90年代以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趋势。领域的成熟与多元化也促使研究者对其展开一系列批判性反思。2002年,大卫·阿米蒂奇(David Armitage)在《大西洋史的三个概念》一文中从地理空间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归纳。… 阅读更多 »张烨凯:在大西洋内部发现大西洋史
元代胶莱河的形成 及其在河海联运中的作用 文|杨霄 作者简介:杨霄,山东青岛人,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青年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历史自然地理。 提要:元至元年间,原本独立的胶水与沽水被胶莱河连通,形成纵贯山东半岛的胶莱运河,极大缩短了黄海与渤海间的海运距离并规避了成山角的风涛之险。由于文献缺载,学术界长期以来对元代胶莱河的水源供给能力持怀疑态度,进而否定胶莱运河曾经通航的史实。通过对胶… 阅读更多 »杨霄|元代胶莱河的形成及其在河海联运中的作用
国外学者有关亚洲区间贸易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于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在亚洲建立的贸易网络,西方殖民者在远东的争夺,及其在远东地区的贸易及殖民生产等,但对于亚洲区间贸易兴盛的原因、华商在亚洲区间贸易网络构建过程中的作用、亚洲区间贸易与亚洲区域经济带构建的关系,几无涉及。 中国学者对亚洲区间贸易的研究主要以中国为本位,研究明清时期海外华商贸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西方殖民活动与太平洋贸易网形成、白银流入中国… 阅读更多 »新书 | 《星槎竞帆 无远弗届:大航海时代亚洲区间贸易》
主持人的话 葛兆光 木津教授这篇论文有图有文,虽然主要讨论的是小说,却涉及几个历史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倭寇”的成分。这是历史学界讨论很多的话题,从传统史家把“倭寇”当作日本海盗,到如今学界逐渐认识到“倭寇”之由来,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于明王朝海禁政策产生的,因为海禁导致明朝、日本和朝鲜之间贸易不畅,断绝了沿海生计。因而倭寇中虽然以日人为主,但也有很多华人。论文中提及的明代小说中杨八老… 阅读更多 »明末东亚海域的跨境人——从作为文学题材的倭寇谈起
官网地址:http://www.southacademic.com/ “北洋”概念的建构与晚清海防体制的近代转型 撰文丨宋可达 宋可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摘 要]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概念,“北洋”的本义往往为各种歧义所掩盖。揆诸史实,鸦片战争以前的“北洋”,受康熙开海、漕粮海运等王朝海洋政策的影响,多用来指称江苏以北(含江苏… 阅读更多 »宋可达:“北洋”概念的建构与晚清海防体制的近代转型
英文原名:Life at Sea: Seafaring in the Anglo-American Maritime World, 1600-1900 中文译名:海上生活:英美海上世界的航海生活,1600-1900年 《海上生活》探讨了1600年至1900年间英美海上世界中水手们的生活。该资源的重点主要是叙事内容,描述了不同类型的远洋船只上的生活,包括商船、军舰、捕鲸船和海盗船。大量内容来源于水手… 阅读更多 »海洋史 | 海上生活:1600-1900年英美海上世界的航海生活(Anglo-American Maritime World)
《信仰与利益之网:僧侣、海商与中日交流(839—1403)》 | 李怡文 著 冯立君 傅亭瑄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5年1月 ISBN:978-7-301-35765-1 壹 编辑推荐 研究唐后期至明前期中日关系史、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的一部力作。 1.关于9-14世纪中日关系史、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东亚海洋史的新研究; 2.近600年间中日僧侣… 阅读更多 »李怡文著,冯立君、傅亭瑄译:《信仰与利益之网:僧侣、海商与中日交流(839—1403)》出版|202501-29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所以部分关注本号的朋友无法在第一时间收到“蒙古史与元史学术兀鲁思”推送的消息。欢迎各位朋友按下面的方法简单设置,让本号继续为您在第一时间及时进行推送: 1. 关注并进入公众号后, 2. 点击手机右上角“. . .”。 3. 点击“设为星标”。 这样您就可以及时收到本公众号推文 本号是一个以“蒙古史与元史”为主题的学术公众号,专注于蒙古史、元史、中亚史、内亚… 阅读更多 »《地中海四千年》:首部地中海史权威史学家领衔撰写、从海洋视角出发的“大地中海”地区的全球史前沿新著!
人文学术社 学术传播 × 知识共享 人文学术社创建于2020年底,主要分享历史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研究成果及学术资讯。目前已有近10万订阅者。欢迎出版/图书机构新书合作,也欢迎学者授权论文、著作发布。(微信:jamelin7,请注明来意) 通过大量历史档案,揭示殖民时期东南亚地下经济的隐秘真相, 看走私者如何与殖民者斗智斗勇。 从边境变迁的独特视角,探索现代国家的形成历程, 解读东南亚的现状与未来。 … 阅读更多 »尖锐选题!鸦片/军火/人贩与走私 | 渗透边界的秘密贸易:东南亚边境地带的走私与国家
期刊索引 《历史地理研究》2024年第3期,第47—66页 李智君1 王旻浩2 1.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 2.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北京 100872 摘 要 海防区划是海防空间布防的基础。明清舟山海防区边界分三个层级,即卫或镇的边界、内外洋边界、所或营的边界。卫或镇边界的北部与省界重合,明代以陈钱、壁下为界,清代循羊山—马迹一线划分;南部在明代以南田、… 阅读更多 »李智君 王旻浩 | 明清舟山群岛海防区划及主导因素研究
主编:李庆新 谢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01月 本书简介 2020年11月14日,由广东历史学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海洋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海洋广东”论坛暨广东历史学会成立70周年学术研讨会、2020(第三届)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广东台山上川岛召开,来自北京、上海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科研机构、文博部门的学者代表130余人… 阅读更多 »新书:李庆新 谢湜《岭海耕耘七十载:广东历史学会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
刘迎胜,原文刊于:《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三十九辑 中古时代,地处东亚大陆的中国与跨南地中海、西亚与中亚的伊斯兰世界,是当时海洋地理最为发达地区,其领先地位直至文艺复兴以后,葡萄牙人发展的“大航海”事业才被打破。 本文希望通过梳理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旧籍中记录的亚洲海域名称和古代中国人对世界海洋地理的认识。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并非直接面对浩瀚的太平洋,而是夹在西太平洋岛弧与东亚大陆之间的西太平洋的… 阅读更多 »刘迎胜 | 中国古代图籍中的亚洲海域
クビライと南の海域世界 出版社:大阪大学出版会 作者:向 正樹 出版时间:2024-02-28 定价:6,820JP¥ 页数:536 ISBN:978-4872597912 内容简介 …… モンゴル帝国が覇権を築いた13、14世紀、ユーラシアを覆う巨大な交易ネットワークが出現した。陸と海に跨る「モンゴル=システム」の実像はいかなるものだったのか。大元政権と海域世界との結びつきの形成過程と、大元政権… 阅读更多 »海外新著 | 向 正樹《忽必烈与南方海洋世界》
点击左上方蓝字关注舆地学会公众号 摘要:由于广东沿海复杂的海洋自然环境、水师官兵巡洋捕盗任务艰巨、激烈战事时有发生等诸方面的原因,清代广东水师官兵溺毙事件较为频繁,并呈现出明显的时空特征。在73起广东水师官兵溺毙事件中,乾隆朝总数最多,嘉庆朝年均数量最多,嘉庆以后广东水师官兵溺毙事件急速减少,与广东水师巡洋制度的逐渐败坏不无关系;在15起事件有明确的季节或月份记载的相关溺毙事件中,秋季最多,夏季次… 阅读更多 »论文 | 陈祺楠 郭文毅:清代广东水师官兵溺毙事件发生的时空特征
12月23日下午,香港大学经管学院金融讲席教授、香港大学香港人文与社会研究所所长、香港大学量化历史研究中心主任陈志武教授受邀为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师生进行了题为《海洋贸易与中国南方的崛起(700年-2010年)》的精彩报告,讲座在知新楼A1017举行,由历史学院院长代国玺教授主持。 中国经济重心在唐代以降由北向南转移,是历史研究的重大问题,历史学界已就该问题提出了许多解释。陈志武教授基于长时段的复杂量… 阅读更多 »纪要|陈志武:海洋贸易与中国南方的崛起:公元700-2010年
清前期海疆治理立法观念的演变:以“江洋大盗例”为中心 高扬 摘要 Abstract 清朝作为一个拥有广阔海域和海洋利益的海洋大国,为了保护海疆安全和维持海洋商渔业的发展,对海盗进行了严厉地打击和法律制裁。康熙五十年(1711),清廷通过罗七案,颁布事例确立了海盗判决的法律依据,雍正朝该例成为“常法”,乾隆朝则进一步加强执行,最终形成被称为“江洋大盗例”的专门法规。这标志着中国古代海盗判决开启专法时… 阅读更多 »刊文 ||清前期海疆治理立法观念的演变:以“江洋大盗例”为中心
【摘要】国内针对太平洋岛国研究力度持续加强的同时该主题研究成果的基础性、主题范围狭隘等问题开始凸显。于此,笔者试图引入罗恩·克罗科姆(Ron Crocombe)的研究成果,以当地研究者的视角观察该地区的历史与发展脉络。罗恩被冠以“太平洋研究之父”的望誉,一是作为新西兰托管地负责人为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发展出谋划策;再而作为一名观察家在该地区从事调查、记录和研究,两种职能相辅相成。此外,罗恩开启研究该地… 阅读更多 »罗恩·克罗科姆的太平洋岛国研究述论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0 COVER 封面展示 英文名:The Great Sea: A Human History of the Mediterranean 中文名:伟大的海:地中海人类史 作者名:[英]大卫‧阿布拉菲亚 1 INTRODUCE 书籍内容介绍 三千多年来,地中海一直都是人类文明的一处伟大中心。大卫•阿布拉菲亚的《伟大的海》是第一部完整叙述地中海历史的著作,书中讲述的地中海故事… 阅读更多 »20230316|The Great Sea: A Human History of the Mediterranean
一 不久前,一些同行鼓励我对《海洋史研究》写一篇简短而全面的评论。他们告诉我,这样一份评述还应包括对其未来发展的一些建议。在这方面,我能提供的建议并不多;即便如此,我还是着手收集了一些随机的观察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用的。 《海洋史研究》首刊于2009年。截至目前,包括本卷在内,总共有15期,大约刊发了250篇学术文章,此外还有不少其他类型的投稿。显然,在一篇论文或笔谈中评述该刊发表的… 阅读更多 »普塔克 | 《海洋史研究》:对其过去与将来的一些看法
我国古代繁忙水域的形成与海洋、陆地的自然形成,以及航海时代殖民权力的扩张不无关联。为鼓励公众从“海洋景观认知论”的角度重新思考上海,在近期外滩美术馆举办的公共项目“环海旅社”第二期主题活动——“航途”讲座中,原海洋出版社副总编辑、航海史研究者刘义杰通过历史文献和古地图的呈现,与公众分享了16世纪中国民间航海指南《顺风相送》中的山形水势和针路航线。 《顺风相送》:目前唯一被发现的明代舟子秘本 在… 阅读更多 »跟随《顺风相送》体验明代中国人的航途
早在1446年,意大利红衣主教科隆纳(Cardinal Colonna)和建筑学家阿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就通过一次不成功的打捞,证实了传说中的两艘罗马帝国礼仪船(Nemi Ships)确实存在于意大利内米湖之中。1535年,德马基(Francesco De Marchi)用简单的木质面罩潜到了沉船遗址上,并捞起了一些砖石、青铜和铅器。 19世纪初,管道供气重型潜水装具… 阅读更多 »水下考古的背景与发展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南在中南部海域多次进行沉船勘探与发掘,打捞了从15世纪到18世纪的沉船5艘。这些沉船的出水与考古发掘,已引起国际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金瓯沉船发现于1998年夏,是一艘在雍正年间(1723〜 1735)从中国广州开出的商船,沉没于金瓯角海域。金瓯沉船出水遗物有中国陶瓷器、锌条、康熙通宝钱币、衣物、船骨、金属制品、石质印章等。金瓯沉船的发现对探索清朝、河仙鄚氏政权及南… 阅读更多 »李庆新:越南海域发现清代广州沉船——金瓯沉船及其初步研究
出版发行项: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ISBN及定价:978-7-03-069722-6 CNY280.00 载体形态项:230页:彩图;29cm 丛编项: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论著系列 1 个人责任者:宋建忠 主编 团体次要责任者: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编著 学科主题:沉船 考古发掘-研究 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K875.3 提要文摘附注:本书介绍20世纪50年代以来, 随着大规模基本建设的… 阅读更多 »图书 | 《中国沉船考古发现与研究》
一片漆黑之中,宋建忠缓慢下沉。他蜷缩身体,席地而坐,双腿交叉在身前。姿势有些难受,无法伸展,更不能走动。万籁俱寂,没有任何声响。40分钟后,“啪”的一声,灯光突然打开。眼前,数不清的浮游生物漂过,就像尘埃漂浮在清晨第一缕阳光中。目的地,到了。 他定睛看了看,适应久违的光线。十米之外,一堆瓷器若隐若现。这里是中国南海西北陆坡,海面约1500米之下,最近的海岸线在150公里开外。眼前是一艘明代沉船,5… 阅读更多 »古船鲸落,考古入海
2020/07/14 文:蓝弘岳(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 【导读】海洋史观:借鉴日本、展望台湾 本书作者川胜平太(1948-)是日本的经济学者,曾任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教授、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副所长、静冈文化艺术大学校长等职务,现任静冈县知事。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日理万机的同时,依然持续笔耕不辍。其著作一直都是围绕着经济与海洋的问题展开,特别是在一九八○、九○年代所写的几篇文章集结为… 阅读更多 »川胜平太《文明的海洋史观》导读:翻转「锁国意象」与「陆地史观」,借鉴日本、展望台湾
主讲人:卢正恒(国立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人文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题目:再制海疆:入关前金国的海洋知识、文化、政治传承与建构 日期:2023年2月2日 讲者过去研究聚焦于郑芝龙与家族部属,及清帝国如何与其互动、交涉。讲者在研究中发现一套档案,在清帝国尚未完全控制东南沿海时,郑氏家族曾有庞大的间谍网路,其中一位间谍在北京被捕,官员审问时提出了几个问题:「厦门、安海在哪里?是否靠海?若靠海,航海多久才能… 阅读更多 »讲座纪要 | 卢正恒:《再制海疆:入关前金国的海洋知识、文化、政治传承与建构》
摘要:论及元明之际的海洋史,多数学者首先会想到海洋政策由宽松到严苛的嬗变。然而,若对比分析元明时期官方海运与造船航海活动,就会发现元明海洋史尚有传承与发展的一面。元朝建立之后,元大都人口规模庞大,加之战争所需,无法实现自给,故需要从江南等地补给大量粮食。海运因其廉价、方便、运量大等特点,成为从江南调运粮食的首选方式。及至明朝新立,明政府派遣大量士兵驻扎于辽东。驻军虽有屯田,但尚不能自给,故只能依靠… 阅读更多 »断裂还是传承?——元明官方海运与造船航海的对比研究
作者: 布琮任 出版社: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副标题: 东亚海域中的清朝方略 原作名: The Blue Frontier: Maritime Vision and Power in the Qing Empire 译者: 陈建元 / 康海源 / 杨柳青 出版年: 2024-10 页数: 4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3508724 内容简介 要理解清朝的海上实力,就必须跳出传统观… 阅读更多 »新书 | 布琮任:《蓝色边疆:东亚海域中的清朝方略》
书 名: 《中国海疆文献三编·沿海形势概述(下)》全26册 I S B N : 9789887964797 编 著: 卞甫 出版社: 蝠池书院 装帧开本: 精装 1/16 出版日期: 2022年4月 定 价: 30000.00 简介 《中国海疆文献三编》仍沿用初编、续编体例,首先介绍中国沿海形势。之前沿海形势初续编主要资料以沿海方志为大宗,三编将发掘方志外的资料以补充,涉及沿海地图、古人海洋认知、… 阅读更多 »《中国海疆文献三编·沿海形势概述(下)》
书 名: 《中国海疆文献三编·沿海形势概述(上)》全39册 I S B N : 9789887964780 编 著: 卞甫 出版社: 蝠池书院 装帧开本: 精装 1/16 出版日期: 2022年4月 定 价:45000.00 简介 《中国海疆文献三编》仍沿用初编、续编体例,首先介绍中国沿海形势。之前沿海形势初续编主要资料以沿海方志为大宗,三编将发掘方志外的资料以补充,涉及沿海地图、古人海洋认知、海… 阅读更多 »《中国海疆文献三编·沿海形势概述(上)》
书 名: 《中国海疆文献三编·海防海军》全42册 I S B N : 9789887628934 编 著: 卞甫 出版社: 蝠池书院 装帧开本: 精装 1/16 出版日期: 2022年9月 定 价: 50000.00 简介 海防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海防主要体现在沿海陆岸(海岛)驻军和海防设施修建等方面。海权意识是传统海防和近现代海防重要分界。近代以降,从航海渔船到军舰的造船业发展和从传统水师… 阅读更多 »《中国海疆文献三编·海防海军》
书 名: 《中国海疆文献三编·海运及航海交通》全32册 I S B N : 9789887629054 编 著: 卞甫 出版社: 蝠池书院 装帧开本: 精装 1/16 出版日期: 2023年5月 定 价: 38000.00 图书内容 《中国海疆文献三编·海运及航海交通》专辑仍沿用之前初编、续编体例,资料集中凸显了明清以来中国海上交通及航海交通活动。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党中央多次强调“历史… 阅读更多 »《中国海疆文献三编·海运及航海交通》
Jack Weatherford 魏泽福 (Author) Published 26 Sep 2024 Format Hardback Edition 1st Extent 368 ISBN 9781399417730 Imprint Bloomsbury Continuum Illustrations 5 mono maps and a plate section Dimensions 234 … 阅读更多 »新书 | Emperor of the Seas: Kublai Khan and the Making of China
徐中锋,2011-02-15,艺苑,2011年4期 历代名家中不乏能将谨严写真与温雅气韵融为一体者,仇英可谓其中之一;历代名画中不乏“精工”与“气韵”兼具者,仇英摹宋本《水军图》可算其中一幅。新近发现并入藏中国航海博物馆之仇英早期摹宋本《水军图》(图1),刻画精微臻妙、气韵生动和谐,不仅是研究和考证中国古代水上官军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水军图》画种的标本,名家之作,难能可贵。 一、《水军图》其… 阅读更多 »论新发现之仇英摹宋本《水军图》——兼论仇英绘画的独特成就
第一届“全球视野下口岸与城市史: 军政冲突、国际贸易与改革开放”学术论坛参会名单 为加强对口岸与城市史的研究与探讨,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携手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史林》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编辑部,定于2024年11月15—17日在广州召开学术论坛“全球视野下口岸与城市史:军政冲突、国际贸易与改革开放”(第一届)。 本次论坛收到论文100多篇,涵盖世界史、中国史、… 阅读更多 »第一届“全球视野下口岸与城市史:军政冲突、国际贸易与改革开放”学术论坛参会名单
我们很高兴地宣布,大鹏半岛海洋图书馆官方网站正式上线!新网站以木刻版画风格为主,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设计元素,为广大读者和海洋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在线平台。您可以通过 [www.marinelibrary.org](http://www.marinelibrary.org) 访问我们的网站。 网站内容板块介绍 1. 图书查询 在图书查询板块,用户可以轻松搜索和浏览我们馆藏的丰富书籍。… 阅读更多 »大鹏半岛海洋图书馆官网上线
作者: Jack Weatherford 出版者: Bloomsbury Continuum (2024年 10月 29日) 语言: English Hardcover: 368 页 ISBN-10: 1399417738 ISBN-13: 978-1399417730 內容简介 Control the sea, and you control everything̷… 阅读更多 »新书预告 | Emperor of the Seas: Kublai Khan and the Making of China
近年来,随着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海洋势必并且已经再次引起包括历史学在内的学术界强烈关注。本文尝试通过对中国海洋史研究历程进行一次全景式回顾与梳理,综合兼顾前人的相关综述文章,提出些许理解和思考,希望能对海洋史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学术界早先涉及中国海洋的历史研究,往往是以海外交通史的形式出现,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沈增植对《岛夷… 阅读更多 »李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海洋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早期中国摄影: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 文 ˉ 胡素馨 【编者按】本文整理自2022年3月17日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长江学者兼德国海德堡大学亚洲与跨文化研究中心(CATS)东亚艺术史研究所主任胡素馨教授为四川大学美术学系举办的英文学术讲座“影像中国——文化、战争和现代性(1900—1945)”。此讲座由赵志红教授担任学术主持,黄宗贤教授担任与谈人,裘文卓担任翻译,白冰整理成此文。本次讲座聚… 阅读更多 »胡素馨 | 早期中国摄影: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
人文学术社 学术传播 × 知识共享 同系列书:深耕秦汉史和交通史数十年的泰斗级学者新作!融合提炼两个领域研究成果,学术分量厚重 本书为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通史”丛书第一辑“中国海洋文明发展史”之一。第一辑聚焦中国海洋文明发展史研究领域,还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与文化的真相,积极构建中国海洋文明话语体系。相关论著以宏观的学术视角,对中国海洋发展史进行历史性回顾… 阅读更多 »陈支平 王子今主编“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通史”丛书 | 涂丹 刁培俊著《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逐步发展》出版
The Spanish Pacific, 1521-1815, Volume 2 A Reader of Primary Sources This second collection of primary sources in English translation ranges across a gamut of places and moments in the early modern Sp… 阅读更多 »The Spanish Pacific, 1521-1815, Volume 2: A Reader of Primary Sources
人文学术社 学术传播 × 知识共享 拓展阅读:王子今:这部断代史研究经典,不仅可以看作上世纪古史研究成果的一个纪念,又为学界新人提供了具有标范意义的学术样板 先秦两汉时期:早期海上丝绸之路 作者:王子今 定价:180.00元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3月 丛书名: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通史(第一辑) 《先秦两汉时期:早期海上丝绸之路》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通史”丛书… 阅读更多 »王子今 | 《先秦两汉时期:早期海上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