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中国古代史

南京图书馆藏稿本集成·史部(全190册)目录

作者: 南京图书馆 编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出版年: 2020-10 定价: 88000.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50633292 内容简介 《南京图书馆藏未刊稿本集成·史部》收录南图藏史部珍稀稿本204种,分为史部纪传、编年、纪事本末、杂史、史表、史评、传记、政书、诏令奏议、地理、金石等11大类。其中收录了大量清代名家的著作稿本,如惠栋《山海经补注》、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 阅读更多 »南京图书馆藏稿本集成·史部(全190册)目录

基于空间可视化与关系网络分析下的明中叶兖州府田赋折银研究

 数字史学 徐浩铭 /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梁 陈 / 暨南大学历史学系 尚 平 / 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 要:明初以降的实物税收模式在明代中后期难以继续支撑国家财政的运行,自16世纪以来,明政府主导了一系列由局部到整体,从改征折色到改征白银的财税改革,改革的核心内容为将实物财税转化为白银货币财税,这一过程被学界视为近代国家转型。近年… 阅读更多 »基于空间可视化与关系网络分析下的明中叶兖州府田赋折银研究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方学数字图书馆汉籍

東方學デジタル圖書館 經部 十三經注疏 嘉靖中福建刊本 有山井鼎山井璞助識語 十三經註疏 殘 崇禎中古虞毛氏汲古閣刊本 周易正義 十四卷 唐孔穎達等奉敕撰 舊鈔本 周易筮述 八卷 淸王弘撰撰 乾隆五十八年朝坂蕭氏滋德堂刊本 尚書正義 二十卷 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等疏 弘化四年熊本藩時習館用足利學校藏南宋本景刊 尚書譜 五卷 清梅鴛撰 鈔本 古文尚書冤詞補正 不分卷 淸周春撰 民國二十七年徐征鈔本 … 阅读更多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方学数字图书馆汉籍

柏桦 | 大诰与榜文:明代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的非常规处置

作者简介:柏桦,安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 来源:《河北学刊》2024年第2024年第4期 第103-112页。 内容提要:明代“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律分为六个层次,条例最多时曾达15条,还有边禁、海禁事例,以及则例、榜文等,彼此相得益彰,曾在打击走私,维护国家政治与军事安全,保护正常对外贸易等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大诰与榜文则属于非… 阅读更多 »柏桦 | 大诰与榜文:明代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的非常规处置

杨霄|元代胶莱河的形成及其在河海联运中的作用

元代胶莱河的形成 及其在河海联运中的作用 文|杨霄 作者简介:杨霄,山东青岛人,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青年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历史自然地理。 提要:元至元年间,原本独立的胶水与沽水被胶莱河连通,形成纵贯山东半岛的胶莱运河,极大缩短了黄海与渤海间的海运距离并规避了成山角的风涛之险。由于文献缺载,学术界长期以来对元代胶莱河的水源供给能力持怀疑态度,进而否定胶莱运河曾经通航的史实。通过对胶… 阅读更多 »杨霄|元代胶莱河的形成及其在河海联运中的作用

图书信息|孙正军著:《路径与技艺——中古官制、碑志、史料批判研究及其他》出版

【图书信息】《路径与技艺——中古官制、碑志、史料批判研究及其他》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5月。  【作者简介】 孙正军,1982年生,江苏泰州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长聘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汉唐官僚制度及历史文献的史料批判研究,著有《禹迹茫茫:唐宋岭南九州分野言说的知识史研究》《路径与技艺——中古官制、碑志、史料批判研究及其他》《〈历代帝王图〉的诞生》,主编《… 阅读更多 »图书信息|孙正军著:《路径与技艺——中古官制、碑志、史料批判研究及其他》出版

彭勇 | 全方面透视明清都司卫所管理体制

作者: 彭勇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明代都司卫所管理体制研究 出版年: 2025-4 页数: 416 定价:88.00元 ISBN:9787108075536 本书基于传统制度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以挖掘传统的经典文献为基础,努力拓展制度史研究的史料、视角和方法,在作者前两部明代卫所制度专著《明代班军制度研究:以京操班军为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人民出版社2020年… 阅读更多 »彭勇 | 全方面透视明清都司卫所管理体制

王晓欣 | 继承与异变:元代及其前后朝代户籍文书及制度演变的再思考

  中国古代户籍史料,就材料丰富度而言,明清的各方面样本和资料最完整。近几十年来,由于简牍等资料和边境古文书的陆续发见,秦汉魏晋至唐、五代至西夏的户籍实物资料也有了很大改观,研究取得不少成果,而辽宋金元却长期形成了断链。辽官方户籍资料比较缺乏,只有金相对较完整。两宋与户籍相关的官方文献极丰富,户籍实物却迄今没有见到任何一件。宋史学界户籍研究论述众多,却意见分歧,难以形成定论。元史情况长期… 阅读更多 »王晓欣 | 继承与异变:元代及其前后朝代户籍文书及制度演变的再思考

数字人文在古籍整理领域的应用路径及发展策略

数字人文在古籍整理领域的应用路径及发展策略 李明杰1,2,郑翔3,关思雨1,2 (1.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2.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  3.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摘要:数字人文在古籍研究、古籍推广、古籍整理领域都有应用价值,但从结果来看,在古籍整理领域更具实用性和广泛性。与传统古籍整理范式相结合,数字人文在古籍整理领域的应用路径有二:一是传统古籍整理方法的数据化再… 阅读更多 »数字人文在古籍整理领域的应用路径及发展策略

新书丨汤志波、吴佩瑶主编《明人碑传索引》全四册出版

明人碑傳索引(全四册) 明人研究基礎文獻叢刊【第三種】 作者:湯志波、吴佩瑶主編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25年5月 定價:980.00元 ISBN:978-7-101-17053-5 內容簡介     《明人碑傳索引》是一部研究明代史料的基本工具書,本輯爲初編,收録《明别集叢刊》第一至五輯(黄山書社2013年至2016年陸續出版)所載碑傳之索引。以《明别集叢刊》所收録… 阅读更多 »新书丨汤志波、吴佩瑶主编《明人碑传索引》全四册出版

【明史学第314期】专题研究|庞乃明、李响:晚明重型火绳枪的传入、仿制与装备应用

内容提要:晚明时期,重型火绳枪通过欧洲人东来和商业贸易逐渐传入中国。在此过程中,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发挥了主导作用,而澳门葡人更是多次将重型火绳枪直接带入中国内地。与传统鸟铳相比,重型火绳枪枪管更长,弹药量更大,因此射程更远,穿透力更强,很快引起明朝军政人员的高度关注。随着重型火绳枪的不断传入,晚明朝野掀起仿制与列装的热潮,由此衍生出以鹰扬炮、九头鸟、大追风枪、鹰嘴铳、斑鸠铳、翼虎炮、搬钩铳为… 阅读更多 »【明史学第314期】专题研究|庞乃明、李响:晚明重型火绳枪的传入、仿制与装备应用

新书推荐 | 孙靖国:《地图史学研究》

书名:地图史学研究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作者简介 孙靖国,1977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96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师从宁欣教授学习,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2005年进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师从李孝聪教授学习,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2009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现为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研究领域为历史城市地理、地图学史、边海史等,出版专著《舆图… 阅读更多 »新书推荐 | 孙靖国:《地图史学研究》

论清代广州十三行商馆区的兴起

赵春晨/陈享冬 摘要:广州十三行商馆区兴起于清代开海禁、建立粤海关之后。它的出现,是在中西之间基本保持正常贸易关系的状态下,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逐步积累而自然生成的,是中国对外贸易从传统的贡舶贸易过渡到商舶贸易的产物,在当时乃是一种历史进步。 关键词:清代/十三行/商馆区/兴起 学界对十三行进行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但关注对象多偏重于行商及其经济活动,而对十三行商馆区则研究不多。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梁… 阅读更多 »论清代广州十三行商馆区的兴起

谷敏:《天一阁藏万斯同〈明史稿〉考论》

《明史稿》书影 历史文献  天一阁藏万斯同《明史稿》考论 谷   敏 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典藏研究部 【原刊于《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4期】 摘   要:天一阁藏万斯同《明史稿》,是万斯同四百十六卷本《明史》之底本,其中大量的朱笔校语与校迹亦在《明史》编纂学上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仅就此略呈管见,以期对万斯同及《明史》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天一阁;万斯同;《明史稿》;考… 阅读更多 »谷敏:《天一阁藏万斯同〈明史稿〉考论》

暑校纪念专辑|伍跃:日本学界对明清档案的利用与研究

2019 年,“明清以来的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生暑期学校盛启,邀名家授课,广纳才俊。六载转瞬,今特呈纪念专辑,以志往昔风华。 伍跃 教授 作 者 简 介 广东台山人,1958年生于北京。1977年进入中山大学历史系学习,1981年考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系专攻明清史。1984年获历史学修士学位后,在北京图书馆(现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部任职。1991年,考入日本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东洋史学专攻,… 阅读更多 »暑校纪念专辑|伍跃:日本学界对明清档案的利用与研究

清华大学 倪玉平 教授 ‖ 清代经济重心的东移

点击上方“南国学术”可订阅哦! ·中国历史文化论坛· 清代经济重心的东移 倪玉平 [作者简介]倪玉平,2003年在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8年被教育部遴选为“青年长江学者”,先后任职任教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经济史研究,代表性中文著作有《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博弈与均衡… 阅读更多 »清华大学 倪玉平 教授 ‖ 清代经济重心的东移

元浙西地区镇戍军府考论

原载《史学集刊》2025年第2期。 元浙西地区镇戍军府考论 刘 晓 (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暨宋元史研究中心,天津 300350) 摘 要:元灭南宋后,在江南地区推行军事镇戍制度,其中驻扎浙西地区七路一府一州的镇戍军万户府至少13翼,规模远超路级总管府与管军万户府一对一的配置格局。浙西地区在元朝属典型的密集型镇戍区,当地驻扎的镇戍军,不仅万户府翼数远超其他地区,而且至少一半属于齐装满员、兵力雄厚的上万… 阅读更多 »元浙西地区镇戍军府考论

纪要|陈志武:海洋贸易与中国南方的崛起:公元700-2010年

12月23日下午,香港大学经管学院金融讲席教授、香港大学香港人文与社会研究所所长、香港大学量化历史研究中心主任陈志武教授受邀为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师生进行了题为《海洋贸易与中国南方的崛起(700年-2010年)》的精彩报告,讲座在知新楼A1017举行,由历史学院院长代国玺教授主持。 中国经济重心在唐代以降由北向南转移,是历史研究的重大问题,历史学界已就该问题提出了许多解释。陈志武教授基于长时段的复杂量… 阅读更多 »纪要|陈志武:海洋贸易与中国南方的崛起:公元700-2010年

刊文 ||清前期海疆治理立法观念的演变:以“江洋大盗例”为中心

清前期海疆治理立法观念的演变:以“江洋大盗例”为中心 高扬 摘要 Abstract 清朝作为一个拥有广阔海域和海洋利益的海洋大国,为了保护海疆安全和维持海洋商渔业的发展,对海盗进行了严厉地打击和法律制裁。康熙五十年(1711),清廷通过罗七案,颁布事例确立了海盗判决的法律依据,雍正朝该例成为“常法”,乾隆朝则进一步加强执行,最终形成被称为“江洋大盗例”的专门法规。这标志着中国古代海盗判决开启专法时… 阅读更多 »刊文 ||清前期海疆治理立法观念的演变:以“江洋大盗例”为中心

彭勇教授新著出版,从都司卫所管理,看明代的疆域治理能力

封疆之制 明代都司卫所管理体制研究 作者: 彭勇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25-2-1 页数: 416 定价: 88 装帧: 精装 ISBN: 978-7-108-07553-6 内容简介 明代卫所不是简单的军事组织,更不是一座座大小军营,而是兼具军事、行政、财政、司法、民政和社会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军政管理单位,本书以“封疆之制”为题,对明清… 阅读更多 »彭勇教授新著出版,从都司卫所管理,看明代的疆域治理能力

陈利:“隐形档案”与史料深挖四步法 – 新添参考书目

云里编者按: 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帝国时代的法律、知识与权力》是多伦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陈利老师的首部中文学术文集。本书汇集了作者二十余年对清代及近现代中国的政治、法律及文化史,以及中外关系史和国际法史的研究成果,包含十余篇代表性论文和学术总结,反映了他英文专著之外的主要学术著述和这些年来在史学研究理论方法上的思考。 今天分享的这篇关于历史档案的反思和利用方法的文章选自该书第十一章,原题“史料文献… 阅读更多 »陈利:“隐形档案”与史料深挖四步法 – 新添参考书目

综述丨2023年的中国古代史研究 过度依赖和偏重新出资料而忽视对传世文献的解读阐释

2023年的中国古代史研究,较往年有不少推进。各类史料整理出版,传统领域持续发展,新领域不断开拓,新视角、新方法的研究成果推出,整体态势良好。 一、 史料的整理与出版 文献整理是史学研究的根本,是历史学得以创新发展的源泉。本年度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在多个断代、领域有不少成果推出。 先秦、秦汉史研究一直注重对于出土文献的整理与利用。2023年公布的出土文献包括《北京大学藏秦简牍》(上海古籍出版社)、《… 阅读更多 »综述丨2023年的中国古代史研究 过度依赖和偏重新出资料而忽视对传世文献的解读阐释

李秀莲:2022-2023年辽金史研究述评 考古与文物相关的文章几乎占半数以上

2022-2023年国内辽金史研究收获颇丰,据不完全统计,刊发学术文章近千篇,其中考古与文物相关的文章几乎占半数以上。出版学术专著、考古报告、文集等50余部。涉及的问题广泛而深入,有宏大叙事,有微观精研,有旧问题的深挖与再发现,有新研究领域的拓展,有质疑争鸣,有新史料的发掘,等等。面对推陈出新的学术成果,万字的述评挂一漏万已是必然,努力尝试以点带面,管窥全豹。 一、北族文明的演进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 阅读更多 »李秀莲:2022-2023年辽金史研究述评 考古与文物相关的文章几乎占半数以上

金国平 | 《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档案:清代全档》出版感言

这个文献汇编包含档案内容丰富,从未系统整理出版,对研究澳门历史、粤港澳关系、中葡关系乃至整个中国晚近对外交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民生等均具重要价值。对广东历史研究也意义十分重大。 成果的诞生 喜闻《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档案:清代全档》刊行,作为这一出版计划的早期联系者和后期审定者,有感而言数语。 2009年,作为向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的献礼,广东教育出版社影印出版了16卷《葡萄… 阅读更多 »金国平 | 《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档案:清代全档》出版感言

乌云高娃: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及启示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灿烂的文明,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元朝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一统,形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第一次由北方游牧民族主导的大一统新型交往模式,为中华大家庭的发展写下了独有的篇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历史经验和启示。 有必要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秦王朝以郡县制管理广袤的疆域,开创了高度中央集权的大型国家治理制度模式。两汉、隋… 阅读更多 »乌云高娃: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及启示

晚明的白银北流问题

内容提要:在晚明时期,为了满足防卫蒙古的军事要求,从全国征收的大量税银被搬运到北边九镇,“白银北流,往而不返”成为当时人士慨叹银荒的习以为常的话语。本文从经济思想的角度,对晚明白银北流问题加以探讨。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讨论白银北流问题和当时政治抗争的关系。反对隆庆和议和北边款市的论者特别尖锐地批评白银流出作为款市的恶果,以媚外和贪污为由攻击内阁当权者。第二部分分析当时通过铸钱、开矿等方法… 阅读更多 »晚明的白银北流问题

回顾丨《中国史研究动态》2024年总目录

点击图片 订购期刊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  投稿网站:zgsyjdt.ajcass.com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4年总目录 第一期 新时代的古代史研究所 卜宪群 清代舆论研究述评 刘文星 出土简帛与重写思想史 李锐 清华简与王官之学 ——一种审视中国古典的新角度 曹峰 简帛数术的思想史意义 晏昌贵 简帛与早期思想史研究现状的反思与展望 曹建墩  张涛 郑天… 阅读更多 »回顾丨《中国史研究动态》2024年总目录

新書丨王元周:《皇帝的客人: 使行往來中的情感與利益》出版

来源:鸣沙 北京大学海上丝路与区域历史研究丛书 皇帝的客人:使行往来中的情感与利益 王元周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年12月出版 内容简介 使节往来是朝贡册封体制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传统时代人际交往、文化交流以及通商贸易的重要途径。明清时期中国与朝鲜关系密切,使节往来频繁,留下了大量《使朝鲜录》《朝天录》《燕行录》等相关记录。本书利用这些资料,并结合《朝鲜王朝实录》和个人文集等,… 阅读更多 »新書丨王元周:《皇帝的客人: 使行往來中的情感與利益》出版

“好老”:明清漕运体制与运丁生存之道

点击上方“独立精神”可订阅哦! 本文作者马俊亚教授 摘要 明清把漕粮称为“天庾正供”,作为国家的最高战略物资,始终陷入官营必匮的历史规律;加之明清漕运弃海行河,直接成本相当于全国每年财政收入的数倍,百姓生命与间接成本无以计量。漕运类体制摒弃经济理性,最大程度地限制了自由劳动,抑制了市场经济,造成了国贫民愚的结局,但极利于维护专制权力的稳固和延续。在近代自由的劳动者苦于劳动对人的异化时,明清专制社会… 阅读更多 »“好老”:明清漕运体制与运丁生存之道

图书 | 曹金成:《蒙元史多语种文献探研》出版

作者: 曹金成 出版: 山东大学出版社2024年 ISBN: 9787560781433 图书简介 本书主要采取专题形式,对蒙元史领域既具重要性又不失典型性的汉文、蒙古文、藏文与波斯文文献进行探研。或对具体文献进行考索、笺注,或由具体文献的关键记载出发,提炼问题、综合研究,力求在文献解读与问题解决的相互助力中,深入认识具体文献,妥帖解决学术问题,进而在梳理国内蒙元史多语种文献研究学术史的同时,反思… 阅读更多 »图书 | 曹金成:《蒙元史多语种文献探研》出版

鲁大维 | 蒙元的遗产与明朝皇室

 在十二世纪和十三世纪,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建立了史上最浩大的帝国。关于蒙古帝国的统治对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艺术、人口、农业等的影响,今天仍在持续争论。但无论如何,当时的蒙古帝国的宫廷,如大都、上都、苏丹尼耶、巴格达和拔都萨莱,均作为学术、宗教、艺术和政治中心而举世闻名。即使在蒙古帝国崩溃后,欧亚大陆各地的新王朝仍然在蒙古时代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蒙古帝国的遗产对于生活在蒙古帝国崩溃… 阅读更多 »鲁大维 | 蒙元的遗产与明朝皇室

鲁大维 | 大元帝国的影子和明初边疆政策

《中国史研究动态》2016年第5期,32-36页 明代边疆政策这一研究课题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内容多样,相关研究成果极为丰富。可以从中央政府的立场和利益出发,也可以从边疆的视角谈起。同样,分析明朝边疆政策时,不可偏重汉族而偏废少数民族所扮演的角色。下面笔者简单谈三个问题,即明初疆域概念和边疆政策,中央与地方关系,以及明代边疆政策的全球化。 一、明初疆域概念和边疆政策。明代初期,国家封疆所在变化多端。… 阅读更多 »鲁大维 | 大元帝国的影子和明初边疆政策

萧意茹丨评介鲁大维《文化、廷臣与竞争:明代宫廷(1368—1644)》

摘要:鲁大维《文化、廷臣与竞争:明代宫廷(1368-1644)》为2003年普林斯顿大学明代宫廷史文化研讨会(Ming Court Culture Conference 2003)的论文集,其自成员组成、军事活动、宦官机构、君臣互动、皇子教育、音乐部门,宗教信仰、帝王御容、蒙元遗产八项课题切入,在不同于两岸三地学者的思维上,提出具有原创性的观点,呈现近年美国汉学界在明宫廷研究上的方向与成果。 文章… 阅读更多 »萧意茹丨评介鲁大维《文化、廷臣与竞争:明代宫廷(1368—1644)》

彭勇 | 徘徊在近代化社会的大门外:明代的边疆民族观念及政策评说

作者:彭勇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2016年第5期 明朝代元而起,国祚近三百年。它既承袭了蒙元时期的疆域概念,更传承的数千年中原王朝“华夷之辨”的“天下一家”的民族观念。虽然同时期的部分欧洲国家已开始踏向近代化的征途,明朝与它们在诸多领域内有了初步的接触。同时,在商品经济和社会思潮的共同促生之下,明朝内部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就王朝总体的运行格局和体制而言,并无实质性的变化,其边疆、民族观念和政策… 阅读更多 »彭勇 | 徘徊在近代化社会的大门外:明代的边疆民族观念及政策评说

简析明帝国的内亚性:以与清朝的类比为中心

作者:钟焓(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原载于《中国史研究动态》2016年第5期 关于明朝或明帝国(1368-1644)的历史定位,国外学界前后经历过显著的变化。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汉学界出现了一种观点,主张将长达近六个世纪的明清两朝统一看作一个整体,归并到一个当时在学界刚开始流行的概念——晚期中华帝国下面。这种崭新的时代定位突出反映在此时出版的两部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论文集的名称和主题… 阅读更多 »简析明帝国的内亚性:以与清朝的类比为中心

乌云高娃、刘泽元:郭沫若创作《孔雀胆》及故事原型元朝梁王

内容提要 历史剧《孔雀胆》以元末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段功和梁王的权力之争为背景,描写了段功和阿盖公主的爱情故事。为完成剧本创作,郭沫若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搜集资料。杨亚宁从云南地方史籍中抄录并考证了诸多相关的史事,进行了实地考察,为《孔雀胆》的修改与完善提供了重要信息。孔雀胆的故事最早见于《南诏源流纪要》,而源头应为白族的民间传说。有关孔雀胆有剧毒的知识具有鲜明的佛教背景。这一故事与元末农民起义密切相关… 阅读更多 »乌云高娃、刘泽元:郭沫若创作《孔雀胆》及故事原型元朝梁王

新书推介 | 侯荣川编:《日本所藏稀见明人诗文总集汇刊》(第二辑)(全40册)

一、作者简介 侯荣川,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文学文献、日藏汉籍,撰有《日本所编明人诗文选集综录》(合作)等,整理出版《日本所藏稀见明人诗文总集汇刊》(第一辑)(合作)、《日本所藏稀见明人别集汇刊》(第一辑)(合作)、《日本内阁文库藏稀见明人别集汇刊》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藏孤本明代集部文献整理与研究”等。 二、 内容简介 《日本所藏稀见明人诗文总集汇刊》(第二辑)为2… 阅读更多 »新书推介 | 侯荣川编:《日本所藏稀见明人诗文总集汇刊》(第二辑)(全40册)

新书推介 | 日本所藏孤本明人别集汇刊(第一辑)(全50册)

书名:日本所藏孤本明人别集汇刊(第一辑) 作者:侯荣川 编 开本:16开 影印 精装 册数:50册 定价:45000.00元 出版时间:2023年7月 ISBN:978-7-5598-6264-8 一、作者简介 侯荣川,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文学文献、日藏汉籍,撰有《日本所编明人诗文选集综录》(合作)等,编有《日本内阁文库藏稀见明人别集汇刊》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藏… 阅读更多 »新书推介 | 日本所藏孤本明人别集汇刊(第一辑)(全50册)

《内阁文库藏明代稀书》目录

剑桥大学Microfilm.A.2001-2822 《内阁文库藏明代稀书》 Title Index 2001 白榆集 诗八卷 文二十卷 (明)屠隆 明万历二十八年序 刊 6册 2002 海岳山房存稿 诗部五卷 文十五卷 附一卷 (明)郭造卿 撰; 于慎行 编 明万历三十四年序 刊 8册 (嘉靖十一年-万历二十一年) 2003 农丈人诗集八卷 文集二十卷 (明)余寅 明万历三十二年序 刊 14册 (… 阅读更多 »《内阁文库藏明代稀书》目录

专访王申 | 探访千年前的“货币革命”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编者按:公元1024年,北宋在益州设立交子务,发行官方交子,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张纸币——官营交子的诞生。2024年是官营交子诞生1000年,王申、王喆伟两位青年学者推出了《交子:世界金融史的中国贡献》一书,追寻交子的前世今生,探寻世界最古老的纸币背后的人和事。近日,王申老师接受了本刊“读书”栏目记者专访,探访与解读宋人千年前的这场“货币革命”。 《交子:世界金融史的中国贡献》… 阅读更多 »专访王申 | 探访千年前的“货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