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华学》第1-10辑目录

《华学》是由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华文化研究中心、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以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为主旨的学术丛书,不定期出版。

《华学》第一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读《老子想尔注》断想–从道家到道教思想接合点的探索 李锦全(1)

“情”的唤醒–论白沙心学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冯达文(6)

摩尼教“三常”考–兼论景教碑“启三常之门”一句之释读 林悟殊(18)

青铜鼎与错金壶–道教语言在中晚唐诗歌中的使用 葛兆光(25)

儒学与评点之学 吴承学(41)

殷代的日祭与日书蠡测–殷礼提纲之一 饶宗颐(50)

说“揜函”–兼释甲骨文“橹”字 裘锡圭(59)

《尚书?高宗肜日》与古代的鸟占 连劭名(63)

文王玉环考 李学勤(69)

论齐国“□□之玺”及其相关问题 曾宪通(72)

马王堆帛书《刑德》试探 [法国] M.卡林诺斯基(Marc Kalinowski)(82)

马王堆汉墓星占书初探 刘乐贤(111)

简帛兵学文献军术考述 陈伟武(122)

五兵佩 孙 机(139)

变文的南方源头与敦煌的唱导法匠 姜伯勤(149)

日本天理图书馆藏卷敦煌本《本际经》论略 万 毅(164)

敦煌庶民与莫高窟的营造 马 德(181)

秦汉虎患考 王子今(189)

汉魏拜亲跪妻之俗 胡守为(197)

述论两汉时期苍梧郡之文化 张荣芳 王 川(205)

从碑刻资料论唐代粤西韦氏家族渊源 王承文(222)

《王会篇》海阳及摇毋余封海阳再考 郭伟川(233)

附:饶宗颐函 (241)

从“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八卦”在西藏看古代哲学思想的交流 王 尧(243)

附:饶宗颐跋 (257)

对美索不达米亚文献中有关“火”的记载之解释 [法国]J.蒲德侯(Jean Bottèro)(259)

附:饶宗颐读后记 (266)

班菩文化遣址源流考 段立生(257)

编后记 (273)

《华学》第二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

吐火罗文A《弥勒会见记剧本》第一幕第一张第一页译释(英文本) 季羡林(1)

谈饶宗颐教授在甲骨学研究上的贡献 刘 钊(5)

商代礼制论丛 连劭名(11)

殷墟甲骨文“彗”字补说 裘锡圭(33)

验证饶解曾侯钟铭文“囗(宀付)”和“索” 陈应时(39)

金文的“友” 赵 诚(43)

燕国铭刻中的“泉”字 吴振武(47)

楚帛书论纲 刘信芳(53)

九店楚简日书研究 刘乐贤(61)

军器及其题铭与简帛兵学文献 陈伟武(71)

浅谈饶宗颐先生对湖南出土竹帛书的研究 周世荣(87)

简牍符号考述 李均明(93)

本字、正字、借字及其相互关系 姚孝遂(108)

二里头陶器的一个奇异符号 李学勤(115)

仙桥石璋–兼论先秦中原文化对岭南的影响 曾 骐 邱立诚 吴雪彬(118)

选堂先生与荆楚文化研究 曾宪通(127)

从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器看秦汉时期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 张荣芳(135)

论《史记》的礼治思想–兼论“乐”与“仁”及大一统观 郭伟川(142)

《南齐书?魏虏传》书后 高 敏(152)

论唐代广东文化 李庆新(165)

宋大峰祖师崇拜流行泰国述略 林悟殊(180)

暹罗入明贡使“谢文彬”事件剖析 陈学霖(190)

康雍朝营建川藏台站道与转变中边政态势的关系 马楚坚(206)

重理宗教与文学的因缘—关于中国大陆对佛教道教与文学关系的研究 葛兆光(218)

梵学的传人与汉语音韵学的发展–兼论饶宗颐先生对梵学研究的贡献 李新魁(227)

藏族四大诗人(米拉日巴、萨迦班智达、宗喀巴、仓央嘉措)合论 王 尧 褚俊杰(247)

《南柯太守传》笺证 周绍良(274)

东坡乐府小笺 罗忼烈(284)

新编全像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 l ](校注稿选登) 吴国钦(288)

妳女地券与早期道教的南传 刘昭瑞(303)

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藏吐鲁番汉文佛典札记 荣新江(314)

敦煌戒坛与大乘佛教 姜伯勤(318)

戒坛流变史之研究 湛 如(329)

唐判论略 向 群(356)

承前启后独行远–观读《饶宗颐书画》有感 郭绍纲(367)

才人之诗?学人之诗?诗人之诗–《选堂诗词集》窥管 王 素(370)

《华学》第三辑,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11月

“贞”的哲学 饶宗颐(1)

礼的道德意义 王启发(14)

《邓析子》非伪书考辨 董英哲(2 9)

孟子思想的历史命运及其双重的社会效应 李锦全(3 8)

象数哲学与古代人体学说 詹鄞鑫(4 5)

纬书的远古圣王及其文化创造 张广保(5 5)

征服与转化–5至7世纪中国思想史中的佛教 葛兆光(6 8)

景教在唐代中国传播成败之我见 林悟殊(8 3)

临济义玄河北传法考 杨曾文(9 6)

宋明儒家的“祠祀”观念与书院、会讲之发展 陈 来(104)

关于《药地炮庄》的撰写之期 彭迎喜(112)

乾嘉学派成因新论–从清代的家学与经学谈起 陈居渊(119)

著作考据之争与焦循易学–焦循“徒托空言”发微 程 钢(136)

《清儒学案》杂识 陈祖武(153)

《石鼓文?车工》篇“弓兹以寺”考释 徐宝贵(160)

侯马、温县盟书历朔的再考察 李学勤(165)

《尧典》星象、历法与帛书《四时》 邢 文(169)

帛书黄帝五正考释 魏启鹏(177)

楚帛书月名新探 王志平(181)

楚简《老子》校释之一 廖名春(189)

《归藏》与夏启的传说–兼论台与祭坛的关系及钓台的地望 王明钦(212)

骑兵和甲骑具装二论 杨 泓(227)

战国燕王戈研究 冯胜君(239)

尹湾汉墓出土历谱及其相关问题 刘乐贤(247)

中国画的得意、写意和会意 杨 新(258)

张骞与马其顿音乐的传入 杨共乐(262)

汉魏南北朝的俳优 胡守为(264)

分裂的局面与礼坏的社会–略论魏晋南北朝的社会政治舆思想风气 郭伟川(273)

晋武帝“罢州郡兵”问题辨析 高 敏(282)

萨宝府制度源流论略–汉文粟特人墓志考释之一 姜伯勤(290)

德国“吐鲁番收集品”中的汉文典籍与文书 荣新江(309)

八思巴《彰所知论》诸问题考补 王启龙(326)

《华学》第四辑,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8月

册祝考、册伐与地理–论工典及有关问题(殷礼提纲之一) 饶宗颐(1)

续释甲骨文中的“乇”、“□”、“□”–兼及舌(□)的结构、流变以及其它古文字资料中从舌诸字 赵平安(9)

《甲骨文合集补编》校勘记之一–评《资料来源总表》和《释文》缀合按注 沈建华(12)

殷代的日界 黄天树(17)

论甲骨缀合 曾毅公遣作(26)

论虎簋盖二题 李学勤(37)

古兵二题 杨 泓(41)

石鼓文渔猎研究 徐宝贵(48)

郭店楚简《缁衣》篇引《诗》考 廖名春(62)

郭店楚简识小录 陈伟武(76)

郭店楚墓竹简考释补正 陈斯鹏(79)

释楚简文字“□” 李天虹(85)

《穷达以时》与《吕氏春秋?慎人》 刘乐贤(89)

爱亲与尊贤的统一–郭店简书《唐虞之道》思想论析与考证 丁四新(95)

睡虎地秦简中的楚《日书》 胡文辉(108)

《神乌赋》零笺 王志平(118)

吐鲁番出土沮渠氏北涼真兴年间“画可”文书初探 王 素(127)

黑城出土《宋淳熙九年壬寅岁(1182年)具注历日》考 邓文宽(131)

政治及哲理与宋代古文字学 (法)麦里筱(136)

希腊上古线形文字说略–兼比照、参析囗“黍”(乙种线形文字)与囗囗囗“黍”(甲骨文) 刘以焕(140)

中国史前时代的筑城 钟少异(159)

姬周族的起源及其与夏文化的关系 江林昌(174)

地问–“天圆地方”考 董楚平(188)

《论语?述而》“文莫吾犹人也”章商兑兼释“广莫”、“子莫” 俞志慧(207)

《老子》索隐(六则) 张丰乾(213)

尹文学说的内容和特色 董英哲(225)

《荀子平议》平议 骆瑞鹤(238)

《史记索隐》引韦昭《汉书音义》考实辨正 李步嘉(247)

隋朝之统一乃建基于南北文化之统一–兼论儒家礼治在南北统一进程中的作用 郭伟川(255)

唐代首所景教寺院考略 林悟殊(275)

景教在中古中国的命运 陈怀宇(286)

华夏与《真赏斋帖》 施安昌(299)

阮元实学思想述评–兼论阮元对人生“三不朽”的价值取向 李锦全(305)

关于康有为公羊学的渊源 陆振岳(312)

《华学》第五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由出土银器论中国与波斯、大秦早期之交通 饶宗颐(1)

西安北周萨保安伽墓图像研究--北周安伽墓画像石图像所见伊兰文化、突厥文化及其与中原文化的互动与交融 姜伯勤(14)

《道教灵验记》--中国晚唐佛教护法传统的转换 (法)傅飞岚(38 )

候风鸟与相风乌--论绍兴306号墓铜屋上柱与鸟功能 刘昭瑞(65)

尧舜禹伐三苗的综合研究与夏代始年的讨论 江林昌(73)

□民、苗民考 饶宗颐(91)

《甲骨文合集补编》校勘记(二)--读所收《怀特》、《东京》、《天理》甲骨文和释文 沈建华(94)

叔多父盘与《洪範》 李学勤(108)

吴王光编钟铭文的再探讨 曾宪通(112)

楚帛书“德匿”以及相关文字的释读 刘信芳(130)

江陵望山楚简“青帝”考释 袁国华(140)

秦王政时期历法新考 黄一农(143)

谈春成侯盉与少府盉的铭文及其容量 李家浩(150)

从马王堆星占文献看《河图帝览嬉》 刘乐贤(162)

“黽”字上古音归部说 麦 耘(168)

试论出土古文字资料之拟补 陈伟武(174)

郭店简《老子》校释札记 廖名春(182)

《老子》异文例释--以郭店简本为中心 李若晖(195)

简帛《五行》“经文”比较 梁 涛(215)

试论“文子”与孟尝君的关系 张丰乾(222)

关于上博所藏楚简论诗者是谁的讨论 杨泽生(232)

郭店楚简文字研究综述 陈斯鹏(241)

周公称王与周初礼治--《尚书?周书》与《逸周书》新探 郭伟川(253)

论《朱子家礼》在朝鲜时代的播迁 彭 林(276)

试论元代民族思想的演变和发展 周少川(298)

回应新知的旧学--晚清对于中国古典的重新诠释(二)诸子学 葛兆光(313)

《华学》第六辑,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6月

囗公盨与夏书佚篇《禹之总德》 饶宗颐(1)

遂公盨铭初探 周凤五(7)

燹公盨铭与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 罗 琨(15)

读囗公盨铭文小札 沈建华(26)

囗公盨铭“隓山叡川”考 张永山(31)

囗公盨铭文的学术价值综论 江林昌(35)

谈谈上博简和郭店简中的错别字 裘锡圭(50)

《诗论》发微 王志平(55)

上博简《缁衣》篇“囗”字解 沈 培(68)

楚竹书《容成氏》的篇名及其性质 赵平安(75)

郭店简从“囗”之字考释 廖名春(79)

郭店楚墓竹简补释 李 锐(85)

包山一二九简释文补释一则 徐在国(94)

新蔡楚简零释 陈 伟(95)

新出楚系竹简中的专用字综议 陈伟武(99)

战国文字中的鹽及相关资料研究——以齐“囗(徙)鹽之玺”为中心 赵平安(107)

睡虎地秦简《日书》释读札记 刘乐贤(114)

张家山汉简所见刑罚等序及相关问题 李均明(122)

张家山二年律令简中的损害赔偿之规定 徐世虹(135)

“偏妻”“下妻”考——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读札记 王子今(147)

银雀山兵阴阳书与马王堆兵阴阳书之比较 陈松长(155)

申论四方风名卜甲 李学勤(161)

墙盘賸语 何琳仪(166)

《吕氏春秋新校释》平议 李若晖(170)

《礼记?王制》篇与古代国家法思想 王启发(181)

《金人铭》研究——兼及《孔子家语》编定诸问题 朱渊清(201)

汉魏时期我国对西方世界认识的加深 杨共乐(217)

中亚粟特胡名“伽”字考证 葛承雍(225)

南明永历朝廷与天主教 黄一农(230)

丁茶山礼学与清人礼学之比较研究 彭 林(255)

试论气候环境变化对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影响 王 巍(280)

陆机赴洛年代重探 朱晓海(284)

论宋代理学之历史本源——宋辽关系对北宋社会思潮的影响 郭伟川(294)

祈雨与宋代社会初探 皮庆生(322)

一位被遗忘的科学家与军事家——揭暄 田旭东(344)

“白蛇故事”戏曲在清乾隆前的演变 汪诗珮(350)

《华学》第七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大学与大师 黄达人(1)

选堂先生与中山大学之夙缘 陈伟武(3)

治学游艺七十春——贺饶宗颐教授“米寿” 曾宪通(6)

选堂访古随行纪实 经 法(13)

饶公与新古史辨 沈建华(35)

《“西南文化创世纪”——殷代陇蜀部族地理与三星堆文化》序言 俞伟超(40)

赓扬“四堂”又一“堂” ——甲骨学五氏同“堂”——兼谈古文字的破译与释读 刘以焕(42)

饶宗颐先生与简帛学 李均明(46)

哲人之书——读选堂先生的书法有感 陈永正(57)

饶宗颐先生画学渊源略论 章文钦(58)

论“选堂乐府” 刘梦芙(62)

十八、十九世纪潮州家族经济与士绅阶层的价值取向——读《潮安饶氏家谱》札记 饶春杰(78)

“九州平”与“地平天成” 说 饶宗颐(87)

再论家谱刻辞 李学勤(89)

眉县杨家村窖藏《四十二年逑鼎》铭文初探 周凤五(93)

五祀囗(害夫)钟新读 李朝远(104)

山东秦国考 赵平安(117)

随县竹简选释 何琳仪(119)

由郭店简《性自命出》的“室性者故也”说到《孟子》的“天下之言性也”章 裘锡圭(127)

说囗 单周尧(136)

读楚简劄记(二则) 曹锦炎(141)

郭店楚简《老子》“绝智弃卞”解 郭鹏飞(145)

新蔡竹简中的楚先祖名 贾连敏(150)

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彭祖》新释 陈斯鹏(156)

上海藏简第三册《恒先》试探 黄人二 林志鹏 (165)

读上海藏简第三册零劄 陈伟武(174)

战国秦汉文字同形删简现象研究 黄文杰(179)

东汉镇墓文中所见到的“神药”及其用途 刘昭瑞(191)

东汉的歌谣 胡守为(203)

唐会昌毁祆后的祆神祆祠与祆僧 姜伯勤(219)

沙洲归义军史事系年示例 荣新江 余欣(223)

从姓氏看汪古马氏的华化 殷小平(234)

元《竹西楼记》摩尼教信息辨析 林悟殊(242)

澹归金堡与《元功垂範》关系辨证 何方耀(253)

论周文王的立国思想与西周礼乐制度——兼论文王与儒家文化的渊源 郭伟川(268)

读三史《儒林列传》札记 何广棪(278)

“三言二拍”中与粤东闽语词义相同词语考释(名词篇) 林伦伦(285)

国家话语与移民社会的“分类意识”——以清代台湾“义民”的研究为中心 陈春声(293)

清初明遗民诗人棲迟韶关丹霞山史事综考 潘承玉(306)

清代杭州城市管理与社会生活——以火政为中心的研究 谢 湜(319)

《华学》第八辑,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8月

寿辞篇(1)

回顾盛会 为先生寿(3)

吕国编钟“若华”、“囂圣”与大戴礼帝系——附论昭武安氏早期称为华裔之附会 饶宗颐(1)

关于周公庙遗址的几点思考 彭林(10)

史墙盘与商颂 江林昌(16)

庄白囗器的再考察 李学勤(21)

宗周钟(周王?钟)新考 郭伟川(26)

晋公囗再研究 王泽文(38)

西周晚期四要素俱全的高王年金文历日的相容性研究 徐凤先(47)

试论中国古代青铜器器类之间的关系 张懋镕(53)

商代青铜器铭文字形时代性的考察 严志斌(60)

从卜辞“观籍”看殷历的建正问题 武家璧(82)

甲骨文“帝於北方曰伏”等卜辞读法 徐宝贵(89)

甲骨文“囗”读为“奇”申论 杨泽生(92)

关于花东子卜辞主人世系及身份的几点推测 魏慈德(96)

论商王田猎与河东盐池 王迎(102)

周原新出甲骨刻辞考释 唐冶泽(109)

易学文献的布局图式研究法——从上博战国楚简《周易》谈起 邢文(113)

上博竹书《周易》字词考释 孟蓬生(121)

孔子与《贰辽喜┘颉妒邸穭灱 晁福林(127)

《恒先》分章语译 季旭升(142)

再论《容成氏》中的“方为三俈” 王志平(147)

失传已久的鲁兵书——《曹沫之陈》 田旭东(155)

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劄记 廖名春(161)

关于楚简“视日”的新推测 陈伟(168)

郭店楚墓竹简补释 李锐(171)

新出《史律》与《史籀篇》的性质 赵平安(184)

东汉“序宁”简补释 刘乐贤(190)

名家与先秦名辩思潮 董英哲(196)

苗本《吴越春秋》校商 李步嘉(213)

北朝至隋唐从西域来华民族人士墓葬概说 杨泓(218)

唐两京摩尼教寺院探察 葛承雍(233)

宋代礼学的承传发展及其学派分流 王启发(240)

宋代祠神信仰传播研究——以五通为例 皮庆生(251)

《五行精纪》与《三命通会》 刘国忠(259)

清宫档案与内府刻书研究——《清代内府刻书档案资料汇编》序 章宏伟(271)

清前期官府图书的流通及管理 朱赛虹 宋淑洁(281)

郑观应的道教信仰与济世志业 杨俊峰(287)

华学(第九、十辑){全六册}

《华学》是由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华文化研究中心、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以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为主旨的学术丛书,不定期出版。此为《华学》第九辑,集中收入中外学者2006年12月在香港举行的庆祝饶宗颐教授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190余篇。按内容分为主题演讲、甲骨学与古文字学、简帛与上古文献、考古学与上古史、文化交流史、敦煌学、历史学与潮学、宗教、艺术、古典文学等十部分。其中以甲骨文、金文、简帛文书、敦煌学、中外文化交流诸方面的论文最具特色。部分具有跨学科交叉性质的学术论文对于学人尤具启发意义。

选堂教授九十寿序

主题演讲

论中华文化的复兴

故宫、故宫文化与故宫学

 饶宗颐教授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贺辞

 从殷商刻辞甲骨到《春秋》——浅论中国“历史”观念的形成

 六世纪佛教艺术与中印交通

甲骨学/古文字学

 选堂先生“三重证据法”浅析

 饶宗颐先生之甲骨文研究——为庆贺饶宗颐先生九十华诞而作

An AStronomic Dating Study of the Scorpios Supernova Recorded near 1182 B.C. in the Oraclc-Bone Inscriptions

 《易经》之“易”乃剔也及简易也的字义溯源——由甲骨卜辞之数字卦至《周易》阴阳两爻的易数之学

 从小臣墙刻辞谈殷代的西北地理及其有关问题

 集合与象征——从甲骨文看殷人的集合观念和构字法则

 说“度天心”

 说“营窟”——兼释“宫”、“营”二字

 东周金文所见“康宁”类嘏辞探论

 释西周狱簋丙铭中的字

 西周伯父毁铭识小

 秦子簋盖补释

 襄樊团山墓地出土一件蔡公子加戈

简帛/上古文献

 初读《饶宗颐新出土文献论证》

 饶宗颐先生与睡虎地秦简《曰书》研究

 饶宗颐先生与马王堆帛书研究

 帛《易》源流蠡测

 《论语》“民可使由之”章的再研究——以郭店楚简《尊德义》篇为参照

 战国楚简《孔子诗论》与《诗经》类序考析

 《孔子诗论》“让人之害”众说评议

 简帛文献与《楚辞》研究

 鲁侯爵铭新探

 《左传》“郑伯男也”解

 《三德》与《鬼神之明》校读

 读《老子》偶记

 谈楚帛书读“厌”之字

 长沙走马楼吴简所反映的户类与户等

 《尔雅?释言》“流,覃也;覃,延也”解

 说《鲁邦大旱》“抑吾子如重命丌欤”句

 公元前1000年前后东西文明交流三则

考古学与上古史

 选堂先生新世纪著作的先声——读《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

 甲骨文西南部族地理的新认识——读选堂先生新着《西南文化创世纪》

 谈考古发现的卍字等符号

 概说粤港古陶符及其相关问题

 资源与文明:安阳时期的商王国

 《商颂》作于商代的考古印证与《夏颂》、《虞颂》存于《天问》的比较分析——兼论先秦秦漠时期的“图”与“书”

 周代之朝贡及畿服制度

 论《春秋》学的时代使命

——并简介我对《春秋》经传神袷问题的研究

春秋时期方座形铜器的定名与用途

琢玉新解

全球定位系统(GPS)、3D卫星影像导览系统(G00gleEarth)

与古代边塞遗址研究

——以额济纳河烽隧及古城遗址为例

认同与歧议:汉晋时期“西南丝绸之路”的考古学研究

杨树达《与董作宾书》二通读后

新五德终始说及其框架下的三个帝德谱

琮为何物

——漠儒误释远古礼器一例,兼论《周礼》六器说之不足信

粤东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考察

关于西汉南越国遗迹的几个问题

漳州窑的窑炉技术及相关问题

“北假”刍议

玉器?文化?继承与创新

失落的文明

——庙子沟原始文化聚落探源

文化交流史

儒学的现代意义

省、港、澳:近现代岭南文化核心及其对外文化交流

北凉昙无谶依龟兹国文字说十四音事辩证

略论饶宗颐与当代悉昙学研究

——兼略评当今一些误论

悉昙经传的梵字现象略析

祆教释名

从虞弘墓看敦煌经变天宫乐舞图像来源

——祆教、佛教、中土传统融合一例

西方星盘传入中国小考

佛医东渐:以耆婆及其医方、医着为中心

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

——探讨世纪之交的人生巨变

略述日本《干载佳句》一书之版本及其对《全唐诗》的补遗

校勘价值

泉州晋江新发现摩尼教遗迹辨析

反者道之动:圆、循环与复归的辩证意义

道学文化的新科学观

尼雅出土蜡染棉布研究

敦煌学

论饶宗颐的敦煌乐谱研究

饶公与敦煌吐鲁番学研究

敦煌诗歌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敦煌写本书法研究回顾

吐鲁番出土文献研究的新进展

再谈德藏吐鲁番出土汉文典籍与文书

评《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

《敦煌大字典》编着中的一些问题

hypothesisregardingthegender0fthecreators0fthesong

lyricsintheYunyaoji,acollectiondiscoveredintheMogaoCayes

atDunhuangLilyXiaohongLee

伯二五○六曲子词钞

——《敦煌曲子词集新校》之

自庄严堪所藏《维摩诘经》卷背十三首曲子词校读

敦煌学郎诗抄与唐五代诗歌的传播

韩朋故事考源

敦煌俗文化学经典之作一一《破魔变文》

吐鲁番交河沟西墓地新出土高昌墓砖初探

P.3317号敦煌文书及其与莫高窟第6工窟佛传故事画关系之研究

佛教视域中的女性

——唐五代敦煌比丘尼教团考察

索勋纪德碑考释复原

“神皇幼小时已被缁服”试解

吐蕃宰相尚绮心儿事迹补正

论敦煌民间的结社抗灾

敦煌石窟寺院教育功能探究

——论敦煌三界寺的寺学

敦煌文献中的庆生仪礼及其源流

《本际经》的“续成”问题及其对南北道教传统的融合

唐西州的少数民族官吏

高昌郡时期县廷官制研究

吐蕃“钵阐布”论纲

ComparativeAspects0fEurasianAvianColloquies

VictorH.Mair

Constructing.thePureLand:ArchitectureinEarlyTangWall

PaintingsatDunhuang

Puay-pengH0

历史学/潮学

饶宗颐先生治学方法刍议

饶宗颐教授文史互证的治学方法

略谈饶宗颐教授与“潮学”的兴起\00

论饶宗颐对潮学的贡献

潮汕文献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潮州方志之发展与创新之探略

汕头开埠前的潮州海外移民:以族谱资料为中心

“三言二拍”中与粤东闽语词义相同词语考释(非名词篇)

槟城潮帮的祭祀和戏剧

地域社会史研究中的族群问题

——以“潮州人”与“客家人”的分界为例

论潮人对百年泰华文学的贡献

泰国侨批史略

北宋黄河东北流之争与朋党政治

明代宋史研究考论

——程敏政《宋遗民录》的启示

岳珂与《三命指迷赋》的注解

草创时代德教的建构与演变

近代岭南的诗画社团:“清游会”活动新探

方志学的现代理念与应用

元代的对外开放与史学的发展

朱元璋祀龙祷雨纪事小考

——兼述王叔英《祷雨文》

明神宗经筵进讲书考

古北口杨令公祠考辨

元周伯琦在潮州的肃政廉访活动

澳门的历史与记忆

北宋召试除职

——苏轼

……

宗教

艺术

古典文学

附录会议资料

第九十不全,待后补。

原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