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刘晓东

孙卫国 孙中奇 | 近百年来中国对万历朝鲜之役研究的回顾与总结

编者按:近百年来,对万历朝鲜之役的研究历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深入,逐渐重视、严谨和全面。二十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研究者和研究专著都不算多。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学术界对于万历朝鲜之役的研究全面推进,学术活动日渐融入国际学术的阵营之中。本文就近百年来中国对于万历朝鲜之役进行了回顾,总结了近百年来学术的成就与发展。直到今日,中国学术界对万历朝鲜之役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但问题依然很多。对… 阅读更多 »孙卫国 孙中奇 | 近百年来中国对万历朝鲜之役研究的回顾与总结

地区性历史与国别性认识 ——日本、韩国、中国有关壬辰战争史研究述评

地区性历史与国别性认识 ——日本、韩国、中国有关壬辰战争史研究述评 陈尚胜  赵彦民  孙成旭  石少颖 [摘  要] 本文考察了日本、韩国和中国学者近七十年来对于壬辰战争(1592-1598)研究的基本概况,认为三国学者对战争原因、日本大名动向、朝鲜官军将领、明军将领和南北兵、朝鲜义兵、粮饷供应与运输,倭城建造、和谈等问题较为关注,但三国学者在讨论问题时却表现出不同的国别倾向,而且对于异国史料的… 阅读更多 »地区性历史与国别性认识 ——日本、韩国、中国有关壬辰战争史研究述评

明代官方语境中的“倭寇”与“日本”

【内容提要】“倭寇”问题,是影响明代官方对日本认知的一个重要因素。洪武时期基于重构东亚封贡体制及宣示自身统治合法性的需要,明太祖朱元璋在最初的对日诏书中,采取了将“倭寇 与“日本相关联的督促策略。随着双方交涉的逐渐展开,尤其是永乐至正德年间,明朝与日本“封贡”关系的日渐确立,明代官方意识形态中基本采取了“倭寇”与“日本”两分的看法。虽然嘉靖初年的“宁波争贡”事件及后来“大倭寇”的兴起,对明代官方“… 阅读更多 »明代官方语境中的“倭寇”与“日本”

东北师大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一行应邀访问日本

      应东京大学、京都日文研和岛根县立大学的邀请,我校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一行九人于2014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历访日本,并先后与三方共同举办了三场内容不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深入,别开生面。         东京大学以“前近代的东亚思想——近代化的前提与现代的可能性”… 阅读更多 »东北师大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一行应邀访问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