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王锦萍《​蒙古征服之后:13-17世纪华北地方社会秩序的变迁》出版【附相关讲座预告】

未名学者讲座94

1265年双碑

一个全真宗派的文本、视觉和性别化呈现



时 间:2022年12月27日(星期二)19:00

主讲人:王锦萍

    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 副教授

评议人:党宝海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副教授

主持人:苗润博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助理教授


内容提要

13世纪蒙元统治下的华北社会,不同组织、群体立“宗派之图”碑蔚然成风。学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人世侯和军功家族的先茔碑,鲜少注意到立“宗派之图”碑的做法,同样盛行于宗教团体,且具有相似的政治、社会背景。本讲座探讨全真教的 “宗派之图”碑,从全真宗派建构机制和碑刻的信息传递方式两个方向上,对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所立“双碑”做细致的个案研究。双碑立于山东嘉祥县清神观,记录了洞虚普惠真人张志渊的生平、及门下弟子和宫观网络。双碑碑阳各刻同一作者所写的两篇张志渊墓志铭,碑阴则分别刻“男众宗派之图”与“女众宗派之图”。双碑在文本、物质、视觉、乃至空间的多个层面传递了丰富的信息。本讲座通过对双碑信息的解读,并辅之以相关的全真史料,论述张志渊的弟子如何用两块“宗派之图”碑,创造性地呈现本宗的传承、发展,以及宗派内部等级化、性别化的权力秩序。


拓展阅读


《蒙古征服之后:13-17世纪华北地方社会秩序的变迁》

王锦萍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即出


本书聚焦山西,探讨华北社会在13世纪初经历蒙古征服的大变局后,长达400年的社会变迁与文化重构,特别关注宗教组织和信仰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作者在传统史料之外,大量运用田野调查中获得的民间文献,尤其是碑刻资料,使得数个细致的个案研究成为可能。在讨论宗教势力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的基础上,本书提出了宋明之间社会转型的“北方路径”。与众所周知的江南模式(即围绕科举考试和儒家知识精英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不同,在蒙古统治下参与和推动北方社会秩序重构的,是包括全真教和佛教在内的宗教组织。僧道组织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各方面都有重要优势:蒙元政权、蒙古王侯的强力支持,遍布城乡的寺观网络及其控制的大量土地和其他资产,在官府和儒家思想之外建立的意识形态和获得的制度性力量。这一迥然有别的社会景观直到明代科举系统重振以后才逐渐式微。而它在明代山西地区长期、曲折的消亡过程,则折射出蒙古征服华北的长期影响。


目录(滑动阅览)

致 谢

自 序
导 论

1 元好问和金代“功名社会”
2 全真教与1234—1281年战后社会重建
3 佛教僧团、政治权势和亲属关系
4 僧道、水利组织和乡村社会经济秩序
5 明代地方主导权的连续与变化
6 结 语


附录1:本书使用的未发表碑刻铭文
附录2:《亮公孝行之碑》与《宣授五台等处释教都总摄妙严善行之碑》录文


参考文献
索引
图表索引
中文版后



主讲人简介

王锦萍

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宋金元明社会文化史、中国宗教、碑刻研究等。出版英文专著In the Wake of the Mongols: The Making of a New Social Order in North China, 1200-1600哈佛亚洲中心,2018年),中文版《蒙古征服之后: 13-17世纪华北地方社会秩序的变迁》即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23年初出版。此外主编Journal of Song-Yuan Studies 2022年第51期特刊“10-13世纪的北方边疆”,并发表中英文论文十余篇。


线上听讲渠道

我们将通过腾讯会议,对本场活动进行线上直播。线上观众应尊重文研院及主讲人对本场活动音像内容拥有的版权,请勿录音、录屏或以任何形式在未经许可的媒介传播,侵权必究。


直播地址:

https://meeting.tencent.com/live/5693436815143764761


也可扫描以下二维码直接进入会议室: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捐赠鸣谢

兴证全球基金



更多相关学术活动,敬请关注


责任编辑:王瑞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fnzJbyeSpub_bpO_xd3V0w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汉学研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