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历史医学地理 | 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


点击“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可以订阅哦!

作者简介:


龚胜生,男,1965年10月生,湖南涟源人。1992年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毕业,获史学博士学位。1992年6月至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工作,1997年7月晋升教授,1998年9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暨湖北省委员会副主委、武汉市政府参事等,中国地理学会历史暨医学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旅游学会副会长等。长期致力于历史医学地理学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级课题二十多项,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湖北省自然科学创新群体负责人。研究成果多次获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湖北省发展研究奖、谭其骧优秀历史地理论著奖等学术奖励,并获得湖北省十佳青年提名奖、湖北省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等荣誉称号。

摘要


疫灾是传染病大规模流行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威胁的顶级灾害。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多疫灾的国度,在770BC~AD1911 年间,平均每四年就有一年发生疫灾。中国疫灾变化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寒冷期往往为疫灾频繁期,温暖期往往为疫灾稀少期,气候越寒冷,疫灾越频繁,寒冷期越长,疫灾频繁期也越长;3~6 世纪的魏晋南北朝寒冷期形成了第一个疫灾高峰,14~19 世纪的明清小冰期形成了第二个疫灾高峰;3000 年来,随着气候的趋干趋冷,中国疫灾频度也呈长期上升趋势。中国疫灾分布的总体特征是城市重于乡村,京畿地区、人口稠密地区、自然疫源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区为疫灾多发区。区域开发过程和地表人文化过程对疫灾分布变迁趋势有重大影响,3000 年来,中国疫灾分布区域有从黄河中下游向外扩展的趋势,重心区域有由北向南、由东向西迁移的趋势。


疫灾是瘟疫流行所致的灾害。自人类诞生以来,疾病就成了人类的影子,哪里有人类,哪里就会有疾病。一旦某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在一定范围内流行开来,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危害,疾病就变成了灾害,这样的疾病就称之为“疫病”,这样的灾害就称之为“疫灾”。


从灾害本质看,疫灾是传染病大规模流行所致的疾病灾害。“疫”字从病从役,本义上就是“民皆病”(《说文解字》)和“病流行”(《字林》)的意思。从灾害成因看,疫灾是病原体侵袭人体引起的生物灾害。病原体,无论是微生物还是寄生虫,都是生命有机体。从灾害影响看,疫灾是人类灾害链网中的顶级灾害。地球表层系统存在一张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危害的灾害链网,疫灾处在这张灾害链网的纲位,直接威胁着处于生物链网顶端的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从灾害历史看,疫灾是与人类共始终的永恒灾害。生命具有不断进化的特质,病原体也是如此。人类好不容易征服一种疫病,可随时又会产生新的更难征服的疫病。病原体与人类同进化,疫灾与人类相始终。


人为万物之灵,生命最宝贵。中国古代十分重视疫灾的防治,有3000 多年的疫灾记录史,形成了世界上最长的疫灾时间序列。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发掘中国疫灾史料的科学价值,揭示过去3000 年来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为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的启迪。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的材料


1.1.1  原始疫灾史料


本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中国有3000 多年的疫灾记录史,疫灾史料汗牛充栋。古代人们一方面不断地经历着疫灾的痛苦,另一方面又通过如实记录这些痛苦不断地警示后人。中国古代疫灾记录系统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子系统。一是正史记录系统。正史是最具系统性和权威性的典籍,我国的26 部正史均为纪传体史书,其内容包括纪、传、志、表四个部分,纪、传、志中都有疫灾史料分布,但以《五行志》记录疫灾最系统。二是方志记录系统。方志专记一个区域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人物、灾害等,上及天文,下及地理,中及人事,有“区域百科全书”之称,可补正史之缺。明清两代,方志鼎盛,竺可桢先生据以研究历史气候变迁,曾以“方志时期”命名。方志对疫灾的记录,以弘治以后修纂者为普遍。三是档案实录系统。明清文献中,史料价值最高者莫过档案与实录。档案多是官吏反映地方民情和官员治绩的奏折与题本,实录大多取材于档案,文字简练精当。档案和实录中都包含有可信度高、记录详细的疫灾史料。四是其它记录系统。正史、方志、档案、实录之外,还有许多历史文献有疫灾记录,如政书、类书、个人文集、笔记小说、医书医案等。


1.1.2  疫灾整理材料


本研究的第二手材料,主要为查找和核实原始史料起索引作用。对疫灾史料的整理,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李昉主编的《太平御览·疾病部五·疫疠》,该书摘录了汉魏时期的一些疫灾史料;其后是清代陈梦雷主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庶征典·疫灾部》,该书对康熙朝以前的疫灾史料进行了整理;现代则有《二十六史医学史料汇编》[1],该书对正史中的疫灾史料进行了全面辑录。此外,本研究还参考了一些重要灾害史料汇编[2-6]。


1.1.3   疫灾研究成果


关于中国疫灾的研究,首推《中国救荒史》[7]和《战国后中国内战的统计和治乱的周期》[8],前者对1766BC~AD1937 年间中国的疫灾次数进行了初步统计,后者提出了中国有“晋宋和六朝初期” 、“北宋的末期和南宋初的时候”两大瘟疫期的观点。此后半个世纪,虽然地震、水旱等灾害得到全面研究,但疫灾研究一片沉寂,直到1990年代,疫灾研究才受到重视,历史学者、医史学者、医学地理学者、历史地理学者,纷纷涉足该领域,陆续发表了许多论著,有疫灾原因的探讨[9,10];有疫灾特征的分析[11];有疫灾的断代研究[12-14];有疫灾的区域分析[15-21];还有单个疫病的论述,如疟疾[22-24]、血吸虫病[25]、霍乱[26]、鼠疫[27-38]。这些成果绝大多数建立在历史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不仅具有资料索引之功,而且对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疫灾的时空规律具有参考价值。


1.2  研究的方法


1.2.1  疫灾年份的确定


灾时、灾域、灾况是了解灾情的三要素,在这些要素中,历史文献对灾时的记载是最为确切可信的。疫灾具有传播性,不仅不同地区发生疫灾的时间不同步,就是同一地区也可能在一年之内多次流行,从全国范围来看,疫灾往往要绵延数月乃至数年之久,这样,对疫灾进行季节分析就没有实际意义了,因此,本研究只以“年”为基本单位来探讨疫灾的时空规律。确定疫灾年份的方法是:不论疫灾流行的时间和强度,只要某年有一个县域或一支军队有疫灾流行,则确定该年为疫灾之年。


1.2.2  疫灾指数的确定


研究气候长期变迁常用“十年寒冬指数”来代表年平均气温的冷暖变迁,这里我们采用“十年疫灾指数”来研究疫灾的长期趋势。十年疫灾指数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连续十年中发生疫灾的年数。为便於分析,我们采取从0 年初到9 年末来分割连续的十年,如AD640~649 间有641、642、643、644、648 等5 年发生了疫灾,则十年疫灾指数为5。这样,十年疫灾指数的取值在0~10 之间,指数值越高,疫灾越频繁,反之则反之。


1.2.3  疫灾频度的确定


疫灾频度是指某一时段内发生疫灾的年数与该时段历经年数的百分比,与十年疫灾指数相比,其主要区别是它的时间尺度是任一的,而数值用百分比表示。在本研究中,疫灾频度一般用以比较世纪、朝代的疫灾状况,如东汉(AD25~220)历时196 年,疫灾年份28 个,则其疫灾频度为14.3%;清朝(AD1645~1911)历时267 年,疫灾年份218 个,则其疫灾频度为81.6%。


1.2.4  疫灾范围的确定


中国早期文献对疫灾范围有时记载不详,如东汉建武二十六年(AD50) “郡国七大疫”,究竟哪七个郡国发生了大疫,不得而知;又如东汉延熹四年(AD161) “正月,大疫” ,疫区是全国还是京师,也难确定,好在这样记载不是很多。疫灾范围有点(城市)、面(区域)之别,本研究确定疫灾范围的方法是:对于有确切地域记载的疫灾,则根据当时行政区划确定其范围,如唐朝贞观十五年(AD641) “三月,泽州疫”,则确定其疫灾区域为整个泽州(辖境包括晋东南晋城、陵川、高平、沁水、阳城等县域)而不只是泽州城(今晋城市),而曹魏黄初四年(AD223) “三月,宛、许大疫,死者万数”,则确定其疫灾区域主要是宛(今南阳市)、许(今许昌市)两城。对於那些没有确切地域记载的疫灾,则通过各种考证手段或参照其它自然灾害的灾区加以确定,实在无法确定的只好阙如。


1.2.5  疫灾重心区域的确定


疫灾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有的地区经常发生疫灾,有的地区则很少发生疫灾。疫灾重心区域及其位移是研究疫灾空间变迁规律的重要指标。疫灾重心区域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疫灾频度相对最高的地区,如果将每次疫灾的流行范围标绘在地图上,在最终形成的疫灾的分级分布图上,疫灾重心区域就会一目了然。由於中国幅员辽阔,在某些历史时期可能存在疫灾频度相同的多个疫灾重心区域,这样,则进一步根据重心区域的面积以及其它社会经济因素来确定其主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疫灾的时间变化规律


2.1.1  疫灾总数与疫灾频度


殷商甲骨文中已有疫灾记录,但无法确定其具体的疫灾年份。在有确切疫灾年份记载的春秋~清朝之间(770BC~AD1911)的2 681 年中,共有疫灾之年669 年,平均疫灾频度25.0%,即平均每4年就有一年发生疫灾,疫灾是古代中华民族的重大灾难之一。


2.1.2  疫灾朝代变化


在总共669 个疫灾年份中,清朝占32.6%,明朝占25.3%,魏晋南北朝占11%,这三个时期共有疫灾之年462 个,占疫灾总年数的69.1%(表1)。就疫灾频度而言,清朝近82%,明朝为61%,元朝和南宋约33%,魏晋南北朝和北宋约20%。总体上看,中国疫灾的流行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只是这种趋势不是直线式上升,而是螺旋式上升。图1 显示,过去3000 年来,中国疫灾频度的朝代变化具有两个明显的高峰期。第一高峰期为魏晋南北朝,其疫灾频度约21%,较其前的先秦两汉和其后的隋唐五代都要高;第二高峰期为南宋以来,特别是明清两朝,其疫灾频度高达33%~82%,平均59.6%,超过以往任何时期。魏晋南北朝高峰期的形成,既与气候寒冷、极端气候事件(主要是干旱)频繁有关,也与战乱连绵、人口大规模迁移有关。该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动乱时期,无论三国时期的干戈扰攘,还是西晋末年的永嘉丧乱,抑或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乱华,都导致了大批难民的跨区域流动,史称“人口大迁徙”。人口大迁徙既为瘟疫流行提供了便利的传播途径,也为瘟疫流行准备了大量的易感人群,从而导致了瘟疫的频繁发生,烈性传染病天花(smallpox)就是该时期藉由战争引入并广泛流传。南宋以来高峰期的形成,与魏晋南北朝有相似之处,气候寒冷干旱、自然灾害频繁、民族冲突较多仍然是瘟疫频繁的重要诱因,所不同的是,南宋以后,特别是明清以来,人口密度增加、人口流动性增强、致疫病种增多对疫灾频度的提高也起了重要作用。



2.1.3 疫灾世纪变化


图2显示,3000年来中国疫灾的世纪分布极不均衡,疫灾频度相差很大,有的世纪只有1%,有的世纪高达97%,不过这种差异是逐渐形成的,相邻世纪间的疫灾频度变化并不是很大,同样显示了3000年来中国疫灾越来越频繁的趋势。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6世纪,疫灾频度逐步上升;6世纪后,疫灾频度下降近10个百分点,形成一个长达3个世纪的低谷;10世纪后,疫灾频度迅速上升, 13、18世纪虽然在攀升过程中形成了两个波谷,但其波底越来越高,波长越来越短,并没有扭转疫灾频度的长期上升趋势。


2.1.4 疫灾指数变化


图3 是根据十年疫灾指数绘制的210BC~AD1910 之间的疫灾长期变化图,图上显示了中国疫灾频度变化的2 个明显特点。


(1) 疫灾频度具有周期性波动,较短的疫灾周期迭加形成较长的疫灾周期


十年疫灾指数波动是波长最短的周期,2120 年间约可分为60 个波峰,虽个别波长可达80年,但绝大多数波长为30~40 年;50 年滑动平均值的波动周期是十年疫灾指数波动周期的拟合,2120 年间约可分为14 个相对明显的波峰,波动周期多在150~200 年之间;六阶多项式趋势线反映的是千年时间尺度的疫灾趋势,该趋势线呈卧S型,有2 个明显的波动周期,第一波约始于200BC年代,结束于AD850 年代,历时1050 年,第二波约始于AD850 年代,清朝灭亡尚未结束,实际结束要到AD1940 年代,历时1100 年。不同时间尺度的波动周期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而成,十年时间尺度的波动主要受病原体和易感人群成长周期的影响,一方面,病原体作为生命有机体,可能存在某种生命周期;另一方面,易感人群也有成长周期,如天花主要危害10 岁左右儿童,一次大规模流行后,这些儿童不是死亡就是痊愈获得免疫力,下一次大规模流行必须待到新出生的婴儿成长到10 岁左右,这样天花流行就有10年左右的周期。世纪时间尺度的波动是十年时间尺度波动的迭加,与人类社会的治乱周期关系较大,如号称盛世的西汉、唐前期及清代康雍乾三朝疫灾相对稀少。千年时间尺度的疫灾波动则极可能与气候的长期变化有关,在气候变迁史上,魏晋南北朝和明清时期是我国的两个寒冷期,这两个时期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的疫灾高峰期,而且越是寒冷的时期,疫灾频度越高,有“小冰期”之称的明清时期疫灾频度为历史之冠,对比一下图3 和中国五千年来温度变迁之曲线图[39],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一规律。气候寒冷期之所以成为疫灾高峰期,主要是因为寒冷期里气候变率大,极端气候事件多,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频繁,容易诱发疫灾的流行。



(2) 疫灾频度具有长期上升趋势


AD1180 以前,十年疫灾指数都在5 以下,其后(特别是AD1350 以后)则多在5 以上,反映在疫灾线性趋势线上,就是斜率为0.0354,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虽然由于历史记载远略近详的影响,明清以来的上涨幅度可能略有拔高,但中国疫灾具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是毋庸置疑的,这至少有三个方面的证据:一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高,人的流动性不断加强,疫病的流行越来越容易;二是随着生产力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干扰越来越深入,疫病的致病力越来越强,疫病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如AD1820 以前,天花、鼠疫多单独流行,AD1820 以后,天花、鼠疫和霍乱汇流,三大烈性传染病轮番攻击;三是3000 年来我国气候有越来越干冷的趋势,疫灾频度与气候的寒冷程度成正相关,气候越寒冷,疫灾越频繁,寒冷期越长,疫灾频繁期也越长。


2.2  疫灾的空间分布规律


2.2.1  疫灾分布的总体特徵


(1) 城市重于乡村,都城是疫灾多发点,京畿是疫灾多发区


中国古代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之间不仅存在着人类活动方式的不同,而且存在着致病环境的差异。农村人口密度低,流动人口少,生产和生活的空间集聚程度不高,一般不易流行大规模的瘟疫。城市则正好相反,不仅人类活动的空间集聚程度较高,而且还是饥民和流民汇聚的地方,为瘟疫流行提供了有利的传播条件和足够的易感人群;还有,中国古代特别是明清以来的城市,由於人口规模扩大,生活垃圾增多,水源污染日趋严重,环境的致病能力也因之增强。这样,城市(特别是都城)往往成为瘟疫的多发点,如周秦西汉的长安,东汉的洛阳,魏晋南北朝的长安、洛阳、建康(南京),唐朝的长安、洛阳,宋金的开封,南宋的杭州,元明清的北京,都是疫灾多发点。


(2) 疫灾分布重心与人口分布重心具有空间上的契合关系


瘟疫流行需满足三个基本条件:致病力较强的病原体,足够数量的易感人群,有利的疫病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传播途径都与人口密度直接相关,因此疫灾分布与人口分布关系密切。3000年来,中国人类活动的范围主要是长城以南、横断山以东的广大地区,这些地区开发程度大,人口密度、城市化率、交通密度高,还有众多港口与国外进行贸易和交往,这一切都为瘟疫的蔓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华北平原、山东半岛、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等地形区是我国古代疫灾流行的主要地区,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之间的疫灾尤多。


(3) 自然疫源地多为疫灾多发区


病原体的生存和致病都有一定的生境要求。在疫源地内,病原体可在一定的自然刺激和人类干扰下迅速繁殖,其致病力也容易被激活,从而导致疫病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反复流行,即使当地人口密度和城市化水平不高,也可形成疫灾多发区。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鼠疫疫源地疫灾多发区的形成。中国的10个鼠疫疫源地都分布在边远地区,许多人口密度依赖型疫病在这些地方不容易流行,但因为是鼠疫疫源地,18世纪以来,这些地区也成了疫灾多发区。


(4) 自然灾害多发地往往也是疫灾多发区


中国古代有云:“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疫灾与其它自然灾害存在着伴生、衍生、派生关系,疫灾给人类雪上加霜的打击,这正是其可怕之处。自然灾害虽不能直接导致瘟疫,但能改变病原体生境,可使病原体短期内大规模繁殖,并削弱受灾人群的抵抗力,从而间接诱发瘟疫流行。在中国历史上,地震、干旱、蝗灾、洪涝、战争、饥馑与疫灾关系十分密切,干旱─蝗灾─饥荒─疫灾灾害链最为常见。


2.2.2  疫灾分布的变迁趋势


(1) 区域开发过程和人地关系演变对疫灾分布变迁起着重大影响


疫灾不仅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也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疫灾本质上是人与自然作用的结果,是地表人文化过程中的副产品。疫灾就像人类的影子,人类征服自然的步伐迈到哪里,疫灾就会跟到哪里。3000 年来,随着中国区域开发和地表人文化过程的空间变迁,疫灾的分布也在不断的变迁。


(2) 疫灾分布区域有从黄河流域向外逐渐扩展的趋势


任何灾害都是从人的价值观所做的判断,没有人类活动的地区就无所谓灾害。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耕文明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们过着相对集中的定居生活,集中定居为疫病流行提供了人口条件,这使得中国疫灾区域的扩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农耕区域的拓展。中国农耕区域的扩展是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南、向西、向北扩展,中国疫灾区域的扩展也是如此:先秦时期疫灾区域主要为黄河中下游平原;汉晋时期向南扩展到长江干流一线;唐宋以后,疫灾区域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和闽浙地区;元代以后,疫灾区域进一步扩展到两广、云南;明代海南开始有了疫灾流行;清代台湾、东北、新疆等边缘地区也成了疫灾流行区。


(3) 疫灾重心区有由北向南、由东向西迁移的趋势


疫灾重心区是指一定历史时期里疫灾频度相对较高的地区。疫灾重心区的迁移也与农耕区域的扩展有关,但主要是与地表人文化程度有关。在地表人文化过程的低级阶段,人口稀少,没有足够的易感人群和便利的传播条件,发生疫灾的机会较少;在地表人文化过程的高级阶段,虽然人口稠密有利于疫病传播,但人群对疫病已经产生了相当的免疫力,社会组织对疾病的流行也具备了相当的控制能力,如果不是新的疾病的引入或者易感人群的大量涌入,也不会频繁的发生疫灾;只有在地表人文化过程的中级阶段,由於存在着便於疫病传播的易感人群和传播途径,成为疫灾的多发期。由於区域地表人文化过程的不同步,疫灾重心区也不断的发生迁移:先秦两汉时期疫灾重心区为黄河中下游平原,魏晋南北朝向南迁移到江淮之间和建康地区;唐及北宋时期则以太湖流域和杭州湾为疫灾重心区;至於南宋及元朝时期,太湖流域和杭州湾外,江西、福建、鄂东也成了疫灾重心区;明朝以后,湖北、湖南、贵州等省区也加入了疫灾重心区的行列;到清朝乾隆年间以后,云南和两广取代长江流域诸省成了疫灾重心区。


3  结论


1.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多疫灾的国度,在770BC~AD1911 年间,疫灾频度为25%,平均每四年中就有一年发生过疫灾。


2. 中国疫灾的时间分布不均衡,3~6 世纪的魏晋南北朝、14~19 世纪的明清时期是我国的两个疫灾高峰期。疫灾频度的变化与社会的治乱变化相关,大体而言,疫灾相对稀少的时期也是社会相对稳定、国力相对强盛的时期,反之则反之。


3. 中国疫灾频度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较小的周期迭加形成较大的周期。在世纪和千年时间尺度上,疫灾频度与气候的寒冷程度成正相关,寒冷期疫灾频繁,温暖期疫灾稀少,气候越寒冷,疫灾越频繁,寒冷期越长,疫灾频繁期也越长,3000 年来中国气候的趋干趋冷,也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中国疫灾日趋频繁的长期变迁趋势。


4. 中国疫灾分布的总体特征是城市重于乡村,都城重于一般城市,人口稠密地区重于人口稀少地区,自然疫源地地区重于非疫源地地区,自然灾害多发地区重于自然灾害少发地区。


5. 区域开发过程和人地关系演变对疫灾分布变迁起着重大影响,3000 年来,中国疫灾区域有从黄河中下游向外逐渐扩展的趋势,疫灾重心有由北向南、由东向西迁移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Chen Bangxian. Medical compilation of the Twenty-Six Histories. Beijing: Institute of China Medical History, 1982.20-385. [陈邦贤.二十六史医学史料汇编.北京: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1982.20-385.]

2. Chen Gaoyong. Chronicle of the natural and man-made disasters in historical China. Guangzhou: Ji-Nan University, 1939. [陈高佣.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 广州:暨南大学,1939.]

3. Institute of History, Academy of China Social Science. Chronicle of the natural disasters and agricultural policies in historical China. Beijing: Agriculture Press,1988. 3-372.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3-372.]

4. Song Zhenghai. Chronicle of great natural disasters and abnormal phenomena in ancient China. Guangzhou: Guangzhou Education Press, 1992. 545-558. [宋正海.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与异常年表总集.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2.545-558.]

5. Li Guoxiang, Yang Chang. Volume of natural disasters of classified compilation of the Ming Memoir. Wuhan: Wuhan Press, 1993.510-559. [李国祥,杨昶.明实录类纂·自然灾异卷. 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510-559.]

6. Yuan Lin. Northwestern China’s history of disaster and famine. Lanzhou: Gansu People’s Press,1994. 1507-1527. [袁林.西北灾荒史.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1507-1527.]

7. Deng Wente. Chinese history of disaster and famine. Shanghai: The Commercial Press, 1937. 51~61.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51~61]

8. Li Siguang. The statistic of inner wars and the cycle of peace and chaos after the Warring State. In: Chen Gaoyong. Chronicle of the natural and man-made disasters in historical China. Guangzhou: Ji-Nan University, 1939.8(Appendix) [李四光.战国后中国内战的统计和治乱的周期.见:陈高佣.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广州:暨南大学.1939.8(附录).]

9. Zhang Zhibing.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into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outbreak and spread of epidemics in ancient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History, 1990, 20(1): 28-36. [张志斌.古代疫病流行的诸种因素初探.中华医史杂志. 1990.20(1):28-36.]

10. Xu haomin, Yi Guanghui. Crust movement and epidemic disease prevalence. 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1991,6(2): 69-75.[徐好民,尹光辉.地壳运动与疾疫流行.灾害学, 1991.6(2): 69-75.]

11. Yang Jian, Pan Fengying. Study on epidemic disease hazards from Qin Dynasty to Qing Dynasty in China. 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1994, 9(3):76-81. [杨俭,潘凤英.我国秦至清末的疫病灾害研究.灾害学,1994,9(3):76-81.]

12. Fan Jiawei. An examination on disease and pestilence in Liusong dynasty: examples in Jiankang area. Historical Geography, 1999, (15): 282-295. [范家伟.两晋刘宋时期的疾疫.历史地理,1999, (15): 282-295.]

13. Cao Shuji.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Historical Geography, 1995, (12):183-192.[曹树基.地理环境与宋元时代的传染病.历史地理,1995,(12):183-192.]

14. Mei Li, Yan Changgui. A brief survey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of the Ming dynasty.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ience), 1996, (5):80-88. [梅莉,晏昌贵.明代传染病的初步考察.湖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5):80-88.]

15. Xie Gaochao. Epidemic disasters of Jiangsu, Zhejiang and Anhui Provinces in early Tongzhi reign.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Studying on History, 1996, (2): 18-22. [谢高潮.浅谈同治初年苏浙皖的疫灾.历史教学问题,1996,(2):18-22.]

16. Yu Xinzhong. The impact of epidemic diseases on population in Qing dynastical Jiangnan District. China Demology, 2001, (2).[余新忠.清代江南瘟疫对人口之影响初探.中国人口科学. 2001,(2).]

17. Yu Xinzhong. Knowledge of people in Qing dynasty on epidemic diseases: An example of Jiangnan area. Review of Chinese Social History, 2001, (3): [余新忠.清人对瘟疫的认识初探─以江南地区为中心.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01,(3).]

18. Yu Xinzhong. Epidemics in Jiangnan during the Jiaqing and Daoguang reigns. Studies of Qing Histroy, 2001,(2): 1-18. [余新忠.嘉道之际江南大疫的前前后后.清史研究,2001,(2):1-18.]

19. Yu Xinzhong. Medical undertaking against epidemic disease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Historical Research, 2001, (6): 45-56. [余新忠.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历史研究,2001,(6): 45-56.]

20. Li Yongcheng, Lai Wen. Characteristic of epidemic prevalence in south of Five Ridges before 1911.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999, 16(4): 321-324.[李永宸,赖文.岭南地区1911年前瘟疫流行特点.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6(4):321-324.]

21. Lai Wen, Li Yongcheng. Social background of ancient pestilence in south of Five Ridges.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999, (first issue): 25-28.[赖文,李永宸.岭南古代瘟疫流行的社会背景.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创刊号):25-28.]

22. Gong shengsheng. Preval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malaria in China for the from pre-Qin to Han. 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 Sci.), 1996, 30(4): 489-494. [龚胜生.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1996,30(4):489-494.]

23. Gong shengsheng. A preliminary study on variation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Zhang-disease (pernicious malaria) for the past 2000 years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 Sinica, 1993, 48(4): 304-316. [龚胜生.二千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93,48(3):304-316.]

24. Mei Li , Yan Changgui , Gong shengsheng. Distribution and changes of pernicious malaria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ollections of Essays on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1997, (2): 33-44. [梅莉,晏昌贵,龚胜生.明清中国瘴病分布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2): 33-44.]

25. Jiang Ling , Gong shengsheng. Rule and changes of epidemic of schistosomiasis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in moder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History, 1998, 28(2): 263-265. [蒋玲,龚胜生.近代长江流域血吸虫病的流行变迁规律.中华医史杂志,1998,28(2):263-265.]

26. Li Yushang. The cholera prevalence in China during 1817-1821. Historical Geography, 2001, (17): 316-336. [李玉尚.霍乱在中国的流行1817-1821.历史地理,2001,(17):316-336.]

27. Liu Yunpeng, Tan Jian’an, Shen Erli. Atlas of plague and environment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0. [刘云鹏,谭见安,沈尔礼.中华人民共和国鼠疫与环境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28. Xi Weisun. History of the plague prevalence. Guangzhou: Epidemic Prevention Center of Guangdong Province, 1988. 90-243. [冼维逊.1988.鼠疫流行史.广州:广东省卫生防疫站.1988.90-243.]

29. Yang Linsheng, Chen Rugui, Wang Wuyi et al. The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plague in China after 1840.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0, (3). [杨林生,陈如桂,王五一,谭见安.1840年以来我国鼠疫的时空分布规律.地理研究, 2000,(3).]

30. Li Hairong, Yang Linsheng, Wang Wuyi et al. Medical geographical evaluation on 150 years plague epidemic.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1, 20(1): 73-80.[李海蓉,杨林生,王五一,谭见安.150年来中国鼠疫医学地理评估.地理科学进展, 2001,20(1):73-80.]

31. Jiang Ling , Shi Yun, Gong shengsheng.(1998). Distribution and spread of plague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in modern times. Endemic Diseases Bulletin, 1998, 12(3): 39-41. [蒋玲,石云,龚胜生.1998.长江流域近代鼠疫分布及流行特征研究.中华流行病杂志,1998,12(1):39-41.]

32. Cao Shuji. Plague prevalence and social change of North China:1580-1644. Historical Research, 1997, (1): 17-32. [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变迁1580-1644.历史研究,1997,(1):17-32.]

33. Cao Shuji, Li Yushang. The impact of plague prevalence on society of modern China. In: Center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Fudan Universty. Natural disaster and historical structure of China society.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 2001.133-167. [曹树基,李玉尚.鼠疫流行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见: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133-167.]

34. Li Yushang , Cao Shuji. Plague prevalence and social change of Yunnan province in the 18-19th century. In: Center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Fudan Universty. Natural disaster and historical structure of China society.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 2001. 168-209. [李玉尚,曹树基.18~19世纪的鼠疫流行与云南社会变迁.见: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168-209.]

35. Li Yushang. The responding mechanism to plague in modern China. Historical Research, 2002, (1): 114-127. [李玉尚.近代中国的鼠疫应对机制.历史研究,2002,(1):114-127.]

36. Li Yushang. Observation on and naming to plague in folk people and medical practitioners of moder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History, 2002,32(3):173-178.[李玉尚.近代民众和医生对鼠疫的观察和命名.中华医史杂志,2002,32(3):173-178.]

37. Benedict C. Bubonic Plagu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38. IIJIMA Wataru. Plague and modern China: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public health and social change. Tokyo: Kembun Shuppan, 2000.25-55. [飯岛·涉. ぺストと近代中国.东京:研文出版,2000.25-55.]

39. Zhu Kezhen. A preliminary research of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for the past 5000 years. Journal of China Science, 1973, (2): 224-256.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科学,1973, (2): 224-25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4010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7CZS001)


信息来源


《地理学报》,2003年6期,870-878页。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欢迎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机构给历史地理研究资讯微信公众平台投稿,传播历史地理学的前沿动态、学术研究成果等等,惠及学林!


投稿邮箱:852565062@qq.com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