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舆地志 | “世纪寒潮”过后,聊聊明清小冰期的寒潮

小冰期(Little Ice Age)是指一段在中世纪温暖时期之后开始的时段。这个名称由弗朗索瓦-埃米尔·马泰(François-Emile Matthes)于1939年在美国地球物理学学会的《Report of committee on glaciers》中创立。大约15世纪初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通称为“小冰期”,小冰期结束于20世纪初期。小冰期低温的气候特点是相当明显的,尤其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气候敏感的生态脆弱带所表现出的环境效应十分突出,影响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


▲ 1万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五千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图

这一时期跨中国明、清两朝,所以在中国也称“明清小冰期”。具体来说,有的学者认为又可以分出三个明显的小冰河期(可以理解为寒冷期):

(1)自明代中叶之英宗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至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

(2)自明代末叶后半期之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至清代前叶之圣祖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

(3)自清代末叶之宣宗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至清德宗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

明代承宋元的气候,继续为寒冷的气候,但是明朝比元代更干旱。竺可桢在《中国历史上的旱灾》曾说过:“除晋和南北朝以外,雨量特别少者为明代,当时旱灾之总数各世纪之冠”。

明代中叶以后,漫天冰雪的奇景再度在降临江南,华中,华南各地,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汉水,淮河都曾经结冰,“夏寒”,“夏霜雪”的天气纪录不绝如缕,而明代中叶期间冬无雪的纪录只有两次——一次是明明英宗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一次是明宪宗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而当时的严寒天气,文献的纪录为:

《广东通志》: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冬,广东琼州府万州雨雪。明武宗正得四年(公元1509年)冬,广东潮州陨雪,厚尺许。

广东琼州府万州是今天的海南岛万宁县;潮州即是今天的潮安,潮阳等县,都位居亚热带,上周末广州见到了稀有的雪花,而明代中叶竟“雨雪”,“陨雪,厚尺许”,可见与当时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江南通志》:孝宗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及十五年(公元1502年)冬天寒,祁阳江水冻合,馀姚江水冰合。

祁阳在湖南衡阳西南方,有潇水(湘江支流)流经其境,馀姚在浙东,有曹娥江和甬江流经其境,在弘治年间竟然冰封江面,足见当时气候之酷寒。


▲ 嘉庆三年两淮盐政征瑞的降水奏折

清代中叶以后,中国境内开始有现代气象里雨量和气温观测数值的纪录,研究并统计这些雨量和气温的数值纪录,以及北平古柏、古银杏树木年轮的变化,可看出清代中叶有较暖和的冬天。而道光以后,气候又转寒,再度进入小冰河期时代,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次冷的时期。一直到清末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后,才渐渐转变进入暖期。然而就在这个转暖的时期,也遭遇了1892——1893年的极端寒冬。

1892 一1893年冬季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近300年以来最寒冷的冬季。这年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不断遭受强寒潮的影响,连续出现了严寒的天气,其中十一月下旬的连续特大寒潮,使江南地区,特别是南方沿海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出现了极为少见的严寒现象。据类似寒冬年份所造成的寒冷程度及自然现象的比较和估计,这个寒冬至少是1700年以来中国南方地区经历的最寒冷的冬季。

北方冬季寒冷,冻死草木的情况时有发生,不足为奇。但1892年冬天,上海地区长年滔滔东流的吴淞江和黄浦江也在十二月封冻,河冰经旬不解。江苏苏州一带 “冬大雪严寒,太湖冰厚尺许”。南京一带“冬奇寒,河冻十日不解”。这一带大雪至少东延至安徽南陵。嘉善一带“十一月下旬寒甚,河荡坚冰十余日,舟揖不通。十二月大雪二昼夜,平地积三尺”。而德清一带“十一月二十七日雨雪,冰冻积四五尺,大寒。文明桥至长桥河,船支不通,有行于冰面者。至十二月初八日渐解”。萧山、余姚、象山、太平、临海、富阳等地的河港也都冻结。临海一带:“溪涧江河层冰合冻,为南中所未有。”《光绪太平县续志》中也说:“河流尽冻. 不能行舟,花木多萎,百岁老人所未见。”

湘赣两省也经历了寒冬影响,从有限的史料记载来看,南昌一带“冬十二月大雨雪,树木冻折,禽卵成冰”。两省南部地区也都有相似的记载,如江西南安府祟义县,“冬十一月大雪,平地积雪盈尺,树木花草冻坏者多”。湖南永州府宁远县,“冬大雪,冰历月余,雀免冻死者无数”。

福建和广东两省大部分地区已属南亚热带,气候温暖,一般的年份没有降雪现象,在历史气候研究中常常以该地区是否出现降雪作为气候状况的重要判断条件,1892一1893年寒冬中,这里出现了大面积的降雪。

1893 年1月16日闽浙总督向朝廷奏报:“闽省向来冬不见雪,或偶尔落地即化,从无积雪厚数寸者。光绪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朔风严寒,入夜瑞雪缤纷,至二十九日平均雪深四五寸。”不仅是福州一地大雪,武平、龙岩、上杭、长乐、永泰、莆田、长泰、连城、长汀、大田、霞浦、同安、厦门等地的地方志记载,这些地区都出现了大雪积厚达一尺以上的现象,“问之八十老翁,均以为不经见云”。可见对福建而言,这次寒冬基本涉及到全省。

台湾苗栗“冬十一月大雪,十二月朔复大雪”。澎湖“一于一月天大寒,内地、金门、厦门大雪盈尺,为百年所未有,澎虽无雪,奇寒略相等”。就连台湾岛南端俗称无冬的恒春县也曾落过雪子。两广地区同样受到了这个寒冬的影响,珠江三角洲各地皆有这次寒冷的记载,“(十一月)下旬二十八日朔风乍寒,省城及附省各县,并韶州府罗定州等各属,得雪一寸至数寸不等”,这是广东巡抚刚毅奏报的情况。

地方志中广东中部高明的记载较具体:“十一月廿八日,大雪三日,落如珍珠,夜积作棉瓦,地尺厚,山树俱白雪,稻尽萎,大树多枯,自来广东未有之奇也。”西南部恩平“十一月廿八日、廿九日大雪,平地厚五六寸”。这次寒潮直抵海南岛,琼山“十一月大雨霜,寒风凛冽,前所未有,贫者冻死,溪鱼多死浮水面,勒竹尽枯,屯昌一带更寒甚”,这里已经是我国的热带边缘地区了。

然而这并不是明清最严寒的冬天,从河湖结冰来看,该年太湖的冰情是“冰厚尺许”,但顺治十一年冬太湖结冰可达“厚二尺”。该年河流结冰的南界到达浙江太平(今温岭),“河流尽冻,不能行舟”。以南的福州一带有大雪,但没有河流冻结的记载。而顺治十二年正月十五日,福州“大雪,山上积至一丈平地五尺。十六日,地冰冻,河水凝结可载行人”。这是福州一带河流结冰仅见的记载。从积雪的厚度来看,该年各地最大的积雪厚度在三尺左右,如浙江嘉善、镇海和福建连城、武平、永泰等地,而顺治十二年正月福州平地积雪可达五尺,康熙九年浙江及江苏常州、镇江一带的积雪可达丈余。从降雪的南界来看,该年的降雪地区仅到达广东和广西的南部,没有越过琼州海峡,海南岛上琼山只出现寒风霜冻,但正德元年(1506年)万州(今万宁)雨雪,“撒盐飞絮随风度,……霎时白遍东山路”,降雪已经出现在海南岛的中部,那里的纬度是北纬18.8度……

参考文献/深入了解

百度百科“小冰期”词条。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1973年第2期。

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

张娴:《中国小冰期气候研究综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4期。

张德二、龚高法、王绍武、张丕远、郑景云、葛全胜、方修琦……等人相关研究。

文字编排:@齐东野

原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