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新书|曹金成《史事与史源:〈通鉴续编〉中的蒙元王朝》

 

 

书名:史事与史源:《通鉴续编》中的蒙元王朝

作者:曹金成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9月

页数:376页

定价:88.80元

ISBN:9787520169219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学界对元末陈桱所撰《通鉴续编》中的蒙元史事,缺乏系统认识。本书即全面考察《通鉴续编》中的蒙元史事,主要探索辨析其史料来源,厘清陈桱撰述时的文献背景。同时,掘发并考释其中独具史料价值的内容,为蒙元史研究提供新材料;勾勒出所述蒙元王朝的基本面相,借以重新思考蒙元历史的叙事问题;辨明所记蒙元史事在后来的文献传承情况,从中追踪古代纲目体史书由私修转入官修的大致轨迹。

 

作者简介

 

曹金成,1989年生,山东临沂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博士后,2020年9月入职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文史》、《史林》、Eurasian Studies、World History Studies等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十几篇,另有汉译蒙古文、日文、英文、法文等专业论文近十篇。学术专长为蒙元史、古代北方民族史、古代中外关系史。

 

目录

 

前言

一 学术史的回顾与检讨

二 作者与版本

三 本书思路与要点

第一章 成吉思汗混一漠北史:“蒙古太祖皇帝即位于斡难河”夹注辨析

一 叙事脉络

二 几大关键史事考辨

三 蒙元时期成吉思汗混一漠北史的叙事模式

第二章 蒙元王朝的四出征伐与国家内政:《通鉴续编》相关史事的选辑与研究

一 蒙金战争

二 蒙宋战争

三 蒙古灭夏与蒙丽、蒙印关系

四 蒙元内政

第三章 史料与史学:《通鉴续编》蒙元历史叙事平议

一 史料征引之一:《五朝实录》

二 史料征引之二:宋元文献的全景

三 史学史视野下的《通鉴续编》蒙元历史叙事

第四章 《通鉴续编》所载蒙金战争之史源

一 成吉思汗时期

二 窝阔台汗时期

第五章 《通鉴续编》所载蒙宋战争之史源

一 蒙古前四汗时期

二 忽必烈汗时期

第六章 《通鉴续编》所载蒙元其他征伐与内政之史源

一 蒙古西征、灭夏以及蒙古与高丽、日本、安南、缅甸之关系

二 蒙元内政:前四汗时期

三 蒙元内政:忽必烈汗时期

参考文献

致谢

 

 

疫情加重了我的拖延症。早就答应金成给他的第一本著作写序,却迟迟难以交差。直到金成发来书末所附“致谢”,其中说“博导张帆先生亦作序推荐”,明白实在不能再拖了,才痛下决心,忙乱成文。

 

这部书是金成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完成的出站报告。半年多以前写出初稿,又修改了几次,结构一再调整,具体内容也颇有增删。德高望重的周清澍、陈高华两位前辈学者为本书出版写了推荐意见,大约已经能够说明其学术价值。在这里只能补充一点随感式的想法。

 

陈桱《通鉴续编》一书,除去追溯上古历史的少量内容以外,绝大部分篇幅是用纲目体记述两宋史事,兼及辽金,元朝本不是它的直接记载对象。然而蒙元之兴与金、宋之亡时间相叠,互为表里,《续编》不可能不予反映。其叙事下限截止于1279年厓山海战,上距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接近四分之三世纪,距离1260年忽必烈建立元王朝也几乎20年。这几十年叙事,涉及蒙元历史的篇幅不算很大,却是《续编》最值得重视的内容。特别是其中正面记述蒙元政权史事的段落,成文于明修《元史》之前,可以视为元朝人编写的本朝史,吉光片羽,尤足珍视。

 

很长时间里面,《通鉴续编》在蒙元史史料学当中居于比较边缘的地位。已故黄时鉴先生于30年前首次撰文揭示《续编》蒙元历史叙事的史料价值,后来学者亦间有论述。金成此书,则在这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总结性研究,贡献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通鉴续编》蒙元历史叙事进行具体史源考辨,推断其中各条叙事取材于哪部书的记载,或是糅合了哪几部书的记载。另一方面,将《通鉴续编》蒙元历史叙事中一些具有独立史料价值的部分,与现存其他蒙元史籍的相关记载结合起来深入分析,从而对大蒙古国和元朝初期的若干历史问题作出进一步的考察和解释。这两方面工作,自然还很难做到十分完美,但创新之处颇不乏见,相信会引起蒙元史学界的重视。

 

即以史源考辨而论,看上去仅仅是简单的材料对比,真正做起来却有相当难度。如果史源所在著作今已不存,无法取阅对照,作出取材判断就更非易事。本书在这方面较之前人有明显推进。例如推断《续编》某些记载取自已经亡佚的《东平王世家》,虽然缺少直接证据,但我认为是充分成立的。即使史源所在著作今尚得见,由于《续编》并非抄辑材料的类书,通常会对材料进行融汇和整合,而且还不能排除一条材料在不同著作中以相同面目出现,因此作出一对一的史源追溯,仍然具有一定的风险。以我的浅见,本书在这方面略有拘泥之病,希望将史源一一坐实,有时不如说得模糊一些更为稳妥。当然,这主要是下笔分寸问题,见仁见智,读者可以自行判断。

 

金成在北大读博士四年,表现比较出色,博士后工作期间更有进步。他秉性质朴,沉默寡言,不能于稠人广众之中高谈阔论,但却是个“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人,潜心向学,已发表多篇论文,外语和民族语言的掌握也日渐精熟。他在“致谢”中感慨自己出书之早,实际上年过而立,出书固不可谓晚,也不能说是很早了。况且当今学术繁荣,人才喷涌,争相撰著,蔚为潮流,则早日出书,诚亦有不得已者。相信这部书仅仅是金成学术生涯初期的一个总结,厚积薄发,更在来日。

 

受金成此书的启示,最后顺便再提一下《通鉴续编》可能受到忽略的一个价值。一般认为,除去蒙元历史叙事以外,《续编》其他内容基本源于写作时成书未久的辽宋金三史,从史料角度无足观览。这种认识固然不错,但三史史文经过《续编》援用,有时仍然对三史原书存在校勘价值。例如《金史》卷112《移剌蒲阿传》记载三峰山战役始末,正大九年(1232)正月号称十五万的金军主力自邓州北退,蒙古军三千人尾随其后。金军指挥部认为“彼止骑三千,而我示以弱,将为所轻,当与之战”,于是“伏骑五十于邓州道”。《通鉴续编》于该年正月纪事,所述内容大致相同,唯“骑五十”作“骑五千”。金成在追溯本条记载史源时注意到这一异同,认为“根据金人十五万的兵力来看,似乎《通鉴续编》更可信”,其说甚是。以情理言之,己方号称十五万,却只派出五十人去伏击敌方的三千人,岂非儿戏。或许《续编》所参考《金史》即作“骑五千”,这种可能性是不能忽视的。中华书局点校本《金史》,包括新问世的点校修订本,于此均未出校,似有缺憾。

 

张帆

2020年5月

 

致谢

 

从没想过会这么早就出版自己的学术著作!

 

这部书稿是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的博士后出站报告,能够出版,首先得力于导师李锦绣先生的大力资助,以及余太山先生和孙昊兄的热情帮助。李先生为人治学,言传身教,皆成楷模,能够忝列门下,实在荣幸之至!

 

陈高华先生、刘迎胜先生、张帆先生、刘晓先生、党宝海先生、李花子先生以及青格力先生,曾对书稿指正良多,提出了诸多宝贵的修改建议,尤其是陈高华先生与周清澍先生还撰写了推荐出版意见,博导张帆先生亦作序推荐,实在感激莫名!

 

书稿修订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大学苗润博博士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晓慧博士的诸多惠正,北京大学展可鑫博士在查阅资料上亦提供了热情帮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郑庆寰先生,也提出了中肯建议并付出了艰辛努力。在此一并致谢!

 

当然,这部书稿的出版,并不代表相关问题研究的终结,尤其是我能力有限,其中不足之处亦在所难免,衷心地希望学界同仁不吝批评赐教!

 

我生性愚钝,很多事理与学理都是后知后觉,有些甚至迄今仍浑然不觉,与人讨论问题“过后辄翻异”也是常有的事。求学经历则像自己研究的北方草原民族那样,不断处于“迁徙游牧”中,能够坚持到现在还在读书,除了个人的“顽固”外,还与导师们举止言谈中潜移默化的熏染有关。硕士时期额尔敦巴特尔老师主动将所借之书送至宿舍,博士期间张帆老师对汉文史料的脱口而出,博士后阶段李锦绣先生雍容温雅的言谈教示,这些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其中的感动、震撼与温情,仍不断激励着我对纯粹治学的坚持与坚守。匆匆回首,不觉已过而立之年,生活不易,读书尤难,惟愿以后能够“不忘初心”,不但以学术研究为职业,更将之视为志业,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治学,在自己有限的能力范围内,做出应有的贡献与成就。

 

陈高华、周清澍先生推荐出版意见

 

《通鉴续编》一书,是接续朱熹《通鉴纲目》而作,在史学发展史上有不容忽视的价值。此书中有关蒙古和蒙宋关系的记载,与其他文献颇有不同,为学术界所重视,近年有不少讨论。本课题对作者陈桱的生平作了全面的论述,对书中有关蒙元历史的记载作了深入的研究。资料充实,考辨细致,颇多创见。如能出版,对史学史和蒙元历史研究,都有积极的作用。特此推荐出版。

 

陈高华

2019年9月3日

 

我国的史学,宋朝通过对前代的继承和发展,趋于极盛,逐渐形成史书的各种体裁:正史、编年、别史、典制、地理、纪事本末、传记、杂史等。其中以司马光的编年体《资治通鉴》为首创,纪事贯穿历朝,止于五代。朱熹据《资治通鉴》,化繁为简,寓劝惩之旨,著《通鉴纲目》。元人陈桱著《通鉴续编》,书名是续《资治通鉴》,内容实际是取法《通鉴纲目》,续写宋朝一代历史。

 

由于元至正五年已修成496卷《宋史》,而今存宋朝各类史书非常丰富,《通鉴续编》虽只写到宋亡的祥兴二年(1279),但已将元世祖至元十六年以前蒙元史事包括在内,对于史书相对缺乏的元朝来说,反而对早期的蒙元历史更有史料价值。此书成于《元史》成书以前,故后来被参考《元史》成书的编年史书《续资治通鉴》等所替代。正因为《通鉴续编》成于《元史》之前,不能参考《元史》,只能从当时流行的各种著作搜集史料。元人著作迄今多已失传,《通鉴续编》还能保存少量《元史》等书失传的记载,由于与《元史》的体例和史料来源不同,或能从史事的不同记载中对元代历史有所补充,或有助于考订。

 

此书是曹金成博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的成果,发掘这部仅存珍善本并被忽视的史书,从“史源探索”、“史事研究”两部分进行全面研究,有助于扩大元朝史料的视野,有助于对有关史料的利用和理解。

 

此书的作法,有类于《廿二史考异》和《十七史商榷》,可供有志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者借鉴,以此示例精读有关史料,将会收到更深刻理解的效果。我认为此书的出版颇有参考价值,因此我向贵社推荐出版。

 

周清澍

2019年11月6日

 

 

作者声明:此书书讯此前为“中古史研究”公众号在未经作者授权下,擅自窃取公布,然所发信息与最终出版全貌不符,联系其删除时遭到蛮横拒绝,系对作者本人权利的侵犯,特此声明,希望各公众号、各师友不要转载和分享其内容,以免误导学界。

 

 

感谢曹金成先生提供信息!

 

 

编辑:虚文

排版:大隐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徵文考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