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倾听历史图像背后的灵魂叙事:《伦敦新闻画报》中的中国人(1842—1912)



中的中国人


﹃伦敦新闻画报﹄




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1842—1912

编辑手记  AN EDITOR’S NOTE






















历史叙事缺少了人物形象,

就好似没有了灵魂。

没有灵魂的历史叙事,

则往往是冰冷的、

拒人于千里之外的。


如何讲好中国近代百年史,

让今日读者读懂它,反观现实生活,

真切感悟到我们中华民族上下求索、

走向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路之不易,其中就有一个首要关键,

即对历史的灵魂叙事。


这便脱离不开历史时代中的人,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既包括大人物,

也包括小人物;

既包括特定的个体,

也包括有代表性的群体。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

伦敦新闻画报

2017年,在编纂《清代教育档案文献》的一场编辑讨论会上,我意外地得知《伦敦新闻画报》中有关于中国报道的图文档案,尤其是那些人物图像。于是,我向青年学者张建斌提议,希冀以“《伦敦新闻画报》中的中国人”为题为大众读者编写一本书。


由此开始了本书的选题策划、档案整理、文本翻译、书稿编写。历时数年,如今终于脱稿付梓。在此,我想结合编辑手记做一些分享。

画报社址

1851-5-24


创办人

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Hebert Ingram


赫伯特•英格兰姆

(1811—1860)

从印刷工到画报第一人


1842年,印刷工出身的印刷商、书刊经销商英格兰姆敏锐地发现,其经销的周刊一旦某一期刊载了版画,销量就会大增。于是,他和合伙人马克·雷蒙决定创办一份画报。就这样,《伦敦新闻画报》(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第一期在1842年5月14日问世了。 


后来,英格兰姆还收购了数份报纸,并创办了《伦敦电讯报》。这份售价仅3便士的报纸与其他售价5便士的报纸相比,新闻报道量一样多,而且是在午间刊行,相较于早报,能给公众提供更多晚到的消息。由此可见,英格兰姆经营报刊的独到理念。

你发现了一个新世界,你之所想亦众人之所求。

我们发现并打开了一个与新闻紧密相系的“图画世界”。


创刊词

打开一个新世界


《伦敦新闻画报》一经创刊便受到公众的极大欢迎,每期发行量很快达到了6.6万份。1851年,伦敦举办万国博览会,这为画报扩大受众影响力提供了极好的契机。据说,1852 年,刊载威灵顿公爵葬礼的那一期售价为1先令的画报,竟然发行了100万份。


英国皇家印刷商安德鲁•斯波蒂伍德创办的《图片时报》,版画家、记者亨利•维泽特利创办的《插画时报》先后被英格兰姆收购并入《伦敦新闻画报》。维泽特利也成了画报的编辑、特派画家兼记者。


到了1863年,《伦敦新闻画报》每期发行量达到了30万份,超过了其他报刊,其影响已遍及欧洲、美洲、亚洲等国家地区。


《伦敦新闻画报》堪称为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插画与老照片宝库。







画报自创刊之始,一直坚持延请名家作画。就以画报第一代插画家兼雕版师为例,约翰·吉尔伯特(John Gilbert)、迈尔斯·伯克特·福斯特(M. B. Foster)、乔治·克鲁克香克(George Cruikshank)、威廉·詹姆斯·林顿(W. J. Linton)、埃比尼泽·兰德尔斯(Ebenezer Landells)、乔治·托马斯(George Thomas),他们皆是当时美术界的名家。由此足见,画报刊载插画作品的艺术水准。


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英国远征军

1860-10-6

中国报道

《伦敦新闻画报》创刊之始,其关注视角就再没有与中国分开过。1842年,正值中英鸦片战争期间,为了及时报道战事,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陌生的中国,报社派出了画家兼记者,来华进行纪实报道,同时收集情报。1842—1912年,画报特派画家兼记者从中国发回了数以千计的图文报道。


《伦敦新闻画报》对中国的关注与报道是连续性的,自1842年至1912年,近代中国与世界碰撞的历史大事件尤其是其关注的重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庚子事变、日俄战争、辛亥革命等均在其报道范围之内。

1842年

画报的

中国视野

北京  上海  南京  宁波  厦门  京杭大运河  广州

关键词抽取


1842—1912年,《伦敦新闻画报》总共刊行了3696期,图文档案卷宗总页数将近70000页,这是必读的基础档案之一。


若以关键词抽取的方式检索画报,“中国”(China)一词在报道中出现了大约15261次,除了广告之外,文字报道中11456次,插画描述涉及3478次。



画报有关中国的报道,虽然低于法国(29993次)、英属印度(27812次)、美国(17315次),但高于俄国(12559次)、德国(12420次),更是远超日本(5431次)。


得益于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基于英国报纸档案的数据库平台,我们能够在海量的档案文献中快速地检索、定位、发现目标图像及其关联信息,进而围绕既定专题展开科学而精准的分类整理。


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五大主题

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以人物形象为主线,

以历史时间为坐标,

设立五大主题,

展开图像解读与叙事。

时代变局下的统治者

The IllustratedLondon News


大人物往往是大事件的主角,讲述着大时代的故事。1842年6月4日,画报刊登了一幅道光帝画像。原本受人供奉瞻仰的“穆穆圣容”被刊印在外国报刊上。当时,道光帝接到耆英的奏折,闻知英国人所拟条约,“忿恨之至”。


就在9个月前,道光帝敬悉耆英的奏报:已将“圣容”送到盛京凤凰楼供奉,众臣三跪九叩。在那幅画像中,道光帝在圆明园与皇子公主欢聚行乐。那时,他何曾料到1842年的变局?面对“诡谲猖狂”的入侵者,为“保全大局”,道光帝允准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画报在不同的历史大事件的背景下,还呈现了其他晚清统治者的画像:未能等到英法联军交还广州城,病逝于热河的咸丰帝;亲政大婚后,首次接受外国使节觐见的同治帝;戊戌变法和庚子事变后,遭到软禁的光绪帝;三岁登基,将要统治4.3亿民众的小皇帝溥仪;三次垂帘听政,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的凯瑟琳·德·梅第奇”的慈禧太后。



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影响国运的权臣大吏

The IllustratedLondon News


画报报道涉及中国官员形象,文官与武官,国内官员与驻外官员,在京与在外,旗官与汉官,上至军机大臣、督抚,下至书吏、衙役。


无论报道是否列出姓名,我们都极尽所能去挖掘,重点关注与大事件直接相关的人物,如耆英、徐广缙、恭亲王奕䜣、叶名琛、桂良、花沙纳、劳崇光、斌椿、僧格林沁、郭嵩焘、善庆、曾纪泽、李鸿章、醇亲王载沣、袁世凯等,兼顾其他次要人物,他们涉及近代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


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外患内乱下的九州

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从要塞炮台上的炮兵到洋教习训练的新军,从驿站的帝国信使到递送《京报》的送报人,从侵华英军的军事辎重队到大连湾的百姓,从八里桥与英法联军搏杀的清军战士到甲午海战的北洋水师,从华尔的洋枪队到“常胜军“”常捷军“,从八旗军、黑旗军到鱼雷军,从太平军到义和团团员……


在这里,你可以透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自然而然地走进历史事件的场景中,与他们一起感触着历史温度,还有挥之不去的痛感。


山河破碎的人间万象

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人世间的亿万民众,是历史叙事中最鲜活因子,一个统治者、一个权臣大吏的叙事结束了,但民众的历史叙事始终生生不息。


追随画家的行旅,你会看到裁缝、行商、剃头匠、画匠、中医、农妇、疍家女、船主、茶商、华工、乞丐,还有无处不见的挑夫、轿夫、苦力等,这些社会底层的民众形象是“时代图谱”不可或缺的。静心观察画面细节,你会发现一个未曾见过的、充满市井烟火气息的“近代中国”。


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东方与西方的碰撞

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从伦敦骑士桥的“万唐人物展”到万国博览会的“中国家庭”,从香港山村的戏曲表演到马尼拉华人的音乐聚会,从贡院号舍中的老年考生到第一批赴美留学幼童,从粤地新年节俗到爪哇岛泗水埠的华人节俗,从阅读外文报刊的洋务派官员到教会女童学校的师生们……


在这里,就像一个时光倒流的万花筒,呈现了近代中国百年中东西方文化碰撞与交流的点点滴滴。

勾勒时代图谱



通读档案

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历史学家彼得•伯克讲道:“一幅画所说的话何止千言万语。”为了追寻图像的历史信息与时代价值,为了让图像的历史叙事更为厚实、解读更有说服力,阅读档案、爬梳史料是必备功课。


通读档案是件“苦差事”,若是偷懒去跳读,定会有贻误:一则无法做到在宏观视域下把握档案文献,了解图像与文字报道之间的关联;二则不能清晰地发现画报呈现的每一幅中国图像的历史背景与动因,挖掘出图像的深层信息,让时代、人、事件等历史要素串联起来。


此外,我们尤为重视新闻报道与历史记述、外文档案文献与中文档案文献的互见、互补、互证,尽可能地通过正文解读和脚注为读者提供参考线索,以便于其进一步深入研读。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中国人  1842—1912

撰文、排版:米沙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现代教育出版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