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新书速递丨《侵害与交涉:日军南京暴行中的第三国权益》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崔巍研究员撰写的学术专著与交涉:日军南京暴行中的第三国权益》2022年6月正式出版。

该书是南京大屠杀研究的最新成果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受害方研究基本上局限于中国方面。但由于当时的南京是中国的首都,那里集中了大量其他国家的权益。日军在1937年12月攻陷南京前后,不仅对中国人实施暴行,而且大量侵害了其他国家的权益。对于这一点,学界研究尚不够深入。崔巍研究员就这一专题收集了大量史料,进行了深入分析,历时数年,完成了这一著作。该书是国内学术界首部研究日军在南京大屠杀过程中侵害第三国权益及由此引发的受害方与日方交涉的学术专著。

遭日军破坏的英侨财产

该书共分六章,近30万字。第一章介绍全面抗战爆发前各国在南京的利益分布。第二章叙述1937年8月至12月日军空袭南京对第三国权益造成的损失。第三章详细论述日军袭击长江南京段附近英美舰船及由此产生的交涉,并折射出当时远东地区国际关系的状况,反映了日本因企图独霸中国而与英美产生越来越大的矛盾的现实,并预示中国抗战在争取国际援助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第四、五章论述南京被日军攻陷后日军在当地侵害欧美人士人身权利和抢劫欧美财产的情况,强调了拉贝、魏特琳等留在南京的欧美人士建立安全区救助无辜的中国难民并为了保护中外人士的生命财产与日本占领当局交涉的情况,还对日军的暴行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第六章分析日本军方与日本外交官在对待日军暴行方面的相同与不同,指出日本军方与外交界是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国家机器的两个方面。

拉贝在自己的住所前留影

该书指出,南京大屠杀是世界近现代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国际性战争暴行。日军在此暴行中不仅严重侵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而且严重侵害了许多其他国家的在华权益,并导致这些国家与日本的交涉维权,由此,对中国争取国际同情和援助抗战产生了积极影响。





早在1934年4月,日本外务省发言人、情报部长天羽英二在例行的记者会上针对西方各国对华的经济和技术援助表示:日本与中国有特殊关系,故日本要完成其在东亚的特殊责任;维护东亚和平与秩序是日本单独之责任,无须他国干涉;西方各国在华采取的行动,即使名义上是财政或技术援助,日本亦不得不反对。史称这一口头表述为第一次“天羽声明”,这实际上是日本精英对西方列强在华商业活动和利益真实态度的一次流露,也是长期以来日本的“亚洲门罗主义”诉求的延续。只不过由于欧美舆论哗然,三天后即4月20日,天羽不得不后撤,发表声明强调,日本并不妨碍第三国利益,并且也希望欧美各国多与中国通商并促进中国繁荣,而中国的繁荣是日本所欢迎的,日本的中国政策仍然以“门户开放政策”为准则。日本外务省亦采取了各种措施试图缓解第一次天羽声明带来的冲击,减缓西方舆论的忧虑和不安。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几年后日本在南京对西方利益全方位的侵害甚至超出了天羽当时的想象。崔巍研究员的大作《侵害与交涉:日军南京暴行中的第三国权益》以南京为中心,全景式地展现了1937年8月到1938年4月的时间段里日军对西方利益的侵害及之后的外交交涉——从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遭到日本飞机的攻击(大使身负重伤),到美国大使馆三等秘书阿利森被日本士兵打耳光;从美国炮舰“帕奈”号被日本飞机在长江南京上游段炸沉,多名船员伤亡,到英国炮舰遭到日本陆军的炮击,致使人员伤亡;从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肆无忌惮地闯入西方使领馆,开走停在馆内的汽车,抢劫留守在馆内的中国雇员的钱财,到对西方商业机构、私人住宅的大肆抢劫和破坏,即便是日本的盟友德国也未能幸免。


“帕奈”号沉没时的情

曾经由松井石根担任会长,会员有近卫文麿、广田弘毅等一众高官的“大亚细亚协会”,标榜“立志于亚洲的团结与解放”,强调“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战时和战后,都有日本人宣称太平洋战争是“从白人手中解放亚洲”的行为,这一逻辑也许能够解释日军对在长江上的英、美炮舰的袭击,但对英、美驻华大使馆及官员的攻击,对各国大使馆、商业机构和外国居民住宅的闯入和抢劫却难以自圆其说。实际上,日本政府完全知道自己理屈词穷,往往以道歉、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和赔偿了结上述事件。作为受害更深的南京人当然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但他们更加了解所谓“解放者”的含义,这里不再赘述。

研究这段历史的国内学者往往对日本的嚣张和英美的软弱感到迷惑不解甚至是愤怒,本书虽没有专门讨论这一问题,但字里行间还是时有流露。的确,英美两国面对日本在华咄咄逼人的攻势不能协调一致,格局狭小。日本在长江上袭击英美炮艇后,英国希望与美国采取协调行动,但美国希望各自单独交涉;作为罗斯福应对“帕奈”号事件的秘密外交行动的组成部分,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奉罗斯福之命与英国财政大臣西蒙进行电话联系,讨论对日本实行金融制裁(包括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的问题,却遭遇冷遇,西蒙表示这个问题涉及英国议会。在此之前的布鲁塞尔会议上英、法均表示愿意对日本采取强硬措施,条件是如果他们在远东的利益受到日本的攻击,美国要承担协助的义务,但美国拒绝做出任何的承诺。无疑,缺乏协调行动助长了日本政府和军队的嚣张气焰。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英美体制下的外交政策受到民意的严重制约。英美两国民众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消极地汲取了教训。在英国的表现是出现了以张伯伦为代表的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和平的“绥靖主义”,其结果当然只能是与虎谋皮。而在美国则是出现了避免卷入除美洲大陆以外一切外部事务的“孤立主义”。面对日、德、意的侵略行为,罗斯福1937年10月在孤立主义大本营芝加哥发表了“隔离演说”,但在强烈的反对声中,罗斯福只能是改弦易辙。根据美国国务卿赫尔的回忆录,“帕奈”号事件后,绝大部分美国人不是义愤填膺地要求对日本宣战,而是要求美国政府立刻从中国撤回为数不多的所有美国武装部队及商业利益。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罗斯福一直试图“教育美国民意”,直到1940年1月才废除了《日美通商航海条约》,1940年9月26日禁止废钢铁出口,1941年7月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面对日本的侵略和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英美体制及民意的确表现得软弱和自私,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和偶发事件才能形成对抗日本侵略的共识。


南京安全区示意图

本书的第一章有关战前南京的外国使馆的位置,商业机构、学校和私人住宅在南京分布等构思很好,不仅是后面问题探讨和研究的基础,也填补了南京城市史研究的一个空白,值得作者在收集更多史料的基础上花更多的笔墨书写。

杨夏鸣
2021年8月22日



侵害与交涉:日军南京暴行中的第三国权益
崔巍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思库
2022年6月
(点击下方蓝字即可购买)
当当
京东

内容简介
南京大屠杀是国际性的战争暴行,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不仅严重侵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也严重侵害了许多其他国家的在华利益。本书研究了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事件中侵害外国在华外交机构和外交人员、抢劫在南京的外国财产、侵犯在南京外国人的人身权利、袭击外国舰船等暴行,以及由此引起的受害方与日方的交涉及其影响。将日军在南京暴行中对第三国权益的侵害纳入研究视野,有助于从更加整体的角度深化南京大屠杀研究,同时也能更充分认识南京大屠杀的国际影响。

作者简介
崔巍,男,南京人,南京大学历史学系(现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毕业,历史学博士。现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兼任江苏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南京中华民国史学会理事、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特约顾问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侵华史,包括南京大屠杀史、抗战时期的中外关系史等。已出版专著1部、合著2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重点智库课题1项及江苏社科院课题若干项,曾获得第十三届江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军事科学学会颁发的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颁发的优秀论文奖等奖项。目前正参与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工程“江苏文脉研究”子项目“江苏文化通史”的写作工作。

目录
序(杨夏鸣)
导论
第一章战前各外国在南京的利益分布
第二章日机轰炸对第三国权益的侵害
第三章日军对长江中英美舰船的袭击
第四章日军对“安全区”和西方人的人身侵害
第五章日军对西方国家在南京财产的劫掠
第六章日本军方和外交人员态度、行为的异同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欧美人名中英文对照表
索引
后记

延伸阅读


   历史上的黑暗一页:英国外交文件与英美海军档案中的南京大屠杀
(点击下方蓝字即可购买)
当当

忍辱负重的使命:美国外交官记载的南京大屠杀与劫后的社会状况
(点击下方蓝字即可购买)
当当
京东


– End –



  了解更多请关注  


新浪微博超话:School思库

小红书:马提尼

抖音:江苏人民出版社



 加入社群 



加入「思库1号院」

获取更多新书资讯

参与思库福利活动

添加思库君个人微信(schoolsikujun)

欢迎来撩~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School思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