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马光(搬运工)

弘毅

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华南卷(全五十一册)出版

书名: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华南卷(全五十一册) 编著者:国家图书馆 编 定价:32000.00元 ISBN:9787501359547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规格:精装 16开    本书所收人物传记资料系由1949年以前编纂的现属华南地区(广东省、广西区、海南省,不含香港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方志中精选出的方志辑录、整理、汇编而成。本卷所收人物传记数据的门类大致包括:… 阅读更多 »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华南卷(全五十一册)出版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公示(文史类)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公示(242项) 4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1978-2018) 陶一桃 深圳大学 71    《马克斯•韦伯全集》翻译与研究 王建民 山东大学 72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国和沿线国家国际人口迁移研究 蒋耒文 上海大学 73&nbsp… 阅读更多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公示(文史类)

比 Google 地圖更偉大,七萬多幅百年地圖數位版收藏免費下載

    Google 之前將全世界博物館裡的大量美術畫作、藝術雕塑數位化的計畫,曾讓我很讚嘆:「Google 文化藝術中心與歷史博物館,數位典藏跨界策展」。但原來我是井底之蛙,其實這樣龐大的數位典藏工作,更早之前就有人開始進行,而且他還只是私人收藏家,這就是今天要介紹的「 David Rumsey Map Collection 」。我是在社群上看到有朋友分享了這個網站:「 Da… 阅读更多 »比 Google 地圖更偉大,七萬多幅百年地圖數位版收藏免費下載

走出华南:人类学家眼中的中国历史与宗族自治

作者=尹敏志 来源=2016年10月《经济观察报·书评》 关于华南学派的诞生,学界一直流传着以下故事。1939年抗战正酣时,还在永安福建银行经济研究所任职的傅衣凌,为了躲避日军的轰炸,逃到城外十多里的一间老屋里。这间民房很早就被废弃,居民逃亡时带走了全部家当,唯独留下了一口大箱子。出于好奇,28岁的傅衣凌翻检它后,发现里面装的全是从明末到民国的契约文书,总计有上百张,包括田契、租佃契约和账簿等等。… 阅读更多 »走出华南:人类学家眼中的中国历史与宗族自治

霍普金斯教授谈全球史研究:全球化已经过去了吗?

10月14日晚,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英国人文和社会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名誉教授安东尼·杰拉尔德·霍普金斯(Antony Gerald Hopkins)教授应山东大学全球史与跨国史研究院之请,在知新楼A座1521为文史哲学院学生带来“全球化已经过去了吗(Is Globalization Yesterday’s News?)”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全球史与跨国史常务副院长刘家峰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霍… 阅读更多 »霍普金斯教授谈全球史研究:全球化已经过去了吗?

汪前进:针路簿——中国渔民的“航海指南”

2016年11月1日晚19点,作为历史文化学院“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研究”系列学术活动之一,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汪前进教授应邀做客我院,在文华楼1106教室做了题为《针路簿——中国渔民的“航海指南”》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黄义军教授主持,副院长彭勇教授评议,来自校内外的80余名师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汪前进教授曾师从著名地图学史家曹婉如先生研究中国地图学史,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 阅读更多 »汪前进:针路簿——中国渔民的“航海指南”

文史数据库资源辑录

2015-12-24 艺文拾趣 史料 B 宝卷新集简介:宝卷新集共收录元末明初到清末民初历代民间流传的宝卷约400种,其数量超过目前国内外各种出版品所收宝卷之总和。同时采用当代最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制成保留原卷所有信息的数码全文,附以原卷影像。另配全文搜索引擎和研读功能平台,可实现从检索、浏览到下载、打印为一体化作业,使宝卷这一通俗文学与民间宗教的双蕊奇葩尽现原貌,有力地促进相关之研究。备注:需安装… 阅读更多 »文史数据库资源辑录

赵世瑜 | 在中国研究: 全球史、江南区域史与历史人类学

在中国研究: 全球史、江南区域史与历史人类学 赵世瑜:出生于1959年8月,四川成都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乡土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代表作有《腐朽与神奇:清代城市生活长卷》 近年来,关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美国兴起的“全球史”或“新世界史”,经过学界的介绍,在中国史世界已广为人知。在不同研究领域中,多有将“全球史”概念引入,以促进… 阅读更多 »赵世瑜 | 在中国研究: 全球史、江南区域史与历史人类学

“原始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暨“社会经济史译丛”发布会简讯

“原始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暨“社会经济史译丛”发布会简讯 2016年11月1日下午,在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举办了“清华—北大—南开—社科院经济史沙龙”,来自三校一所的学者,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同仁,以及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六十余位学者就原始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清华大学教授龙登高介绍与会的嘉宾,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致欢迎辞。清华大学教授李伯重回顾了经济史沙龙八年历程,以往… 阅读更多 »“原始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暨“社会经济史译丛”发布会简讯

《博士论文》第26期 高波:历史学不是年轻人的学问

【石头引】 孟子曰: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遍览历史波澜的激昂壮阔,静观沧海桑田的云卷云舒,做到沉醉处,大概就会有孔子所谓“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慨叹。当然,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你得先下苦功夫,并且培养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历史学研究方法,训练出敏锐而又超然的历史感,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接下来让我们听听高波老师的分享。 【作者简介】 高波,陕西榆林人。本科学习心理学,硕士起转入… 阅读更多 »《博士论文》第26期 高波:历史学不是年轻人的学问

周锡瑞:“第三代”中国研究者的历史视野——从费正清、列文森到周锡瑞

● 周锡瑞 周翔 引言 作为美国的“第三代”中国研究者,在周锡瑞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这个学科范式转向的痕迹——1960年代以来从制度和上层精英的历史转向考察更广泛的群体和社会变迁;也可以窥见他自身的方法与偏好——将考察压缩于某个焦点的努力,以及由地方史进而构建出一个整体性理解的抱负。“我确信关于中国社会的宽泛的一般性描述不如细致的地方化研究。中国的地理、经济、社会结构、地方文化是如此多元,不可能概括在… 阅读更多 »周锡瑞:“第三代”中国研究者的历史视野——从费正清、列文森到周锡瑞

“丝绸之路的互动与共生”学术研讨会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 大连大学中国东北亚史研究中心 中外文化交流史专业委员会 2016年10月28-29日 中国·大连 10月28日 8.30-9.00 开幕式 王禹浪教授主持并代表大连大学致辞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执行会长万明致辞 辽宁师范大学教授、明史研究会副会长赵毅致辞 9.30-11.00  主旨发言 主持人:孙泓 陈佳荣:渤海针经《黄中海程》作者及出处略辨 朱亚非:一… 阅读更多 »“丝绸之路的互动与共生”学术研讨会

“中国关系海外文献”漫谈

2016年10月23-24日,复旦大学历史系与《近代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海外文献的收藏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逸夫楼如期召开。10月23日上午9时,复旦大学资深特聘教授周振鹤先生在大会开幕式上,围绕“中国关系海外文献”,作了一场精彩的发言。现在,我们将周先生的发言整理出来,正式公布,以飨读者! 我想这个会议的题目要是按照我的想法,“海外文献收藏”不大明确的,所有的不在中国… 阅读更多 »“中国关系海外文献”漫谈

上海交大发布历史地图信息系统,首批收录民国地图四千余幅

民国初年,国民政府内政部、国防部曾测绘数千幅地图,以作军事及民用用途。这些地图后来曾四散于世界各地,如能综合利用这批地图,将是理解现代中国地理空间与文化遗存的第一手资料。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经过三年时间,开发完成《中国历史地图地理信息系统》(http://sjmap.sjtu.edu.cn/),第一期收录的地图数据来自日本科学书院1998年出版的《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共有地图4088幅,将… 阅读更多 »上海交大发布历史地图信息系统,首批收录民国地图四千余幅

会议征文|天问:变动中的环境认知

国际学术研讨会征文 天问:变动中的环境认知 会议简介 时间:2017年5月25-27日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德国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环境与社会中心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协办) 会议召集人: 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赫尔穆特·崔施勒(Helmuth Trischler 德国德意志博物馆研究… 阅读更多 »会议征文|天问:变动中的环境认知

徐永胜、江华:两部世界体系著作述评

《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文章摘要:阿布-卢格霍特的和弗兰克的是世界体系学派继沃勒斯坦的之后的两部力作,它们在重构世界体系、批判欧洲中心史观和阐释西方的兴起等方面有创新之举,但在理论和实证上存在缺陷。 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之后,有两部世界体系著作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一是美国西北大学珍尼特·阿布一卢格霍特的《欧洲霸权之前:公元1250一1350年的世界体系》,另一是加拿太多伦多大学弗兰克… 阅读更多 »徐永胜、江华:两部世界体系著作述评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今天正式对外迎客

李黎引导霍震霆参观十三行博物馆 郑迅摄 金羊网讯 记者何伟杰,通讯员郑斌报道:在经历了长达3年的筹备时间。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于9月30日正式开馆。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位于清代十三行商馆区遗址上(广州市荔湾区西堤二马路37号广州文化公园内),占地30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90平方米,现馆藏文物1600多件(套)。 常设展览有“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和“王恒、冯杰伉俪捐赠的十三行时期文物专室陈列展”。… 阅读更多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今天正式对外迎客

葛兆光:西洋学者如何书写“帝制中国”?

卜正民(Timothy Brook)教授主编的“哈佛帝制中国史书系”(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2013)共六卷,是由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负责秦汉、南北朝、隋唐三卷)、库恩(Dieter Kuhn,负责宋代卷)、卜正民(负责元明卷)、罗威廉(William T. Rowe,负责清代卷)等… 阅读更多 »葛兆光:西洋学者如何书写“帝制中国”?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明清史料及档案“概述

明清时期,进入中国封建帝国的晚期,为了更好地巩固和维护统治秩序,统治者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唐宋元以来的制度和规范,并且日臻完备。明清时期留存至今的史料浩如烟海,为明清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史料基础。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明清史领域的研究学者通力协作,在相关存藏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展开了大规模地对明清时期史料及档案的整理出版工作。 明清史料整理 乾隆御制文物鉴赏诗 石光明 编 定价:100.00 1993年1… 阅读更多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明清史料及档案“概述

当代世界公民的全球史阅读指南

蔣竹山 一張圖看懂全球史出版市場 近年來臺灣的出版市場上有一種書相當暢銷,那就是全球史的著作,從一張圖我們可以知道這類書的大致主題,基本上有環境與歷史、帝國、物的交流及大歷史/比較史。這股風潮的興起或許與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的《槍砲、病菌與鋼鐵》於一九九八年被引進到臺灣有密切關聯。依我看,戴蒙這書或許是繼《別鬧了費曼先生》之後,最暢銷的一本科普書,至今印了有近五十刷之多,而近來… 阅读更多 »当代世界公民的全球史阅读指南

全球史研究:互动、比较、建构

载《史学理论研究》2016年第3期。注释从略。 夏继果(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 如何把全球史从“教学领域”变成“研究领域”,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史学者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全球史的研究方法。作为研究方法的互动,大致包括扩大研究单位的地理规模、关注研究单位间的历史联系、研究那些本身就跨越边界的单位或主题三种类型。互动研究并不是全球史研究的全部,应当同等地重视比较研究,把互动研究… 阅读更多 »全球史研究:互动、比较、建构

黄纯艳:舟楫之利与南宋国运兴亡——军事史视角的考察

  摘要:南宋守住了川陕和荆襄,保障了长江上游的安全,从而形成了与金人在江淮争锋的局面,能以舟楫之利遏制其骑战优势。南宋立国江南,赖以抗拒金朝的正是舟楫之利和水上优势,并藉此在几次事关国运存亡的关键水战中击败了金朝。而金朝从江淮正面突破,难以实现骑兵对舟楫的优势转换。元朝围困襄樊期间,在汉水建立了强大的水上力量,与南宋共有舟楫之利,首先从鄂州突破南宋江防,并充分发挥水战和骑战结合的优势,… 阅读更多 »黄纯艳:舟楫之利与南宋国运兴亡——军事史视角的考察

《中国历代海路针经》隆重推出

中国古代官民通航文献悉数整理公布——喜迎《中国历代海路针经》首发面世 中国向来号称“以农立国”,唯自古海外交通贸易之悠久及成就,实不容小觑。究竟中国历代官方乃至民间,有多少海交记载、航行实录、船工秘本?这是一项值得深入探讨、汇总标校的庞大工程。近二十名海内外专家学者,经过头尾七年的辛苦劳作,终于实现了此一梦寐以求的“蓝色大计”:一套精装分册盒装的《中国历代海路针经》,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于201… 阅读更多 »《中国历代海路针经》隆重推出

台湾2016海洋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环中国海周边的诸海域世界

2016-09-02 晓华 东亚人文历史 2016海洋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环中国海周边的诸海域世界:跨洋市场、关连与动力 时间:2016年8月31日至9月1日(周三至周四) 地点:中研院人社中心第1会议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研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亚太区域研究专题中心海洋史研究、日本东京大学 联络人:何书亚,Tel: (02) 2789-8121;E-mail: ma… 阅读更多 »台湾2016海洋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环中国海周边的诸海域世界

中国新史学的摇篮——为清华大学历史系创建90周年而作

摘要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清华大学历史学科的认知几乎一边倒地突出王国维、陈寅恪为代表的国学院传统,这一取向主要源于当下的主流学术偏好,“国学”复兴是1990 年代以来学术界的一大事因缘,以“国学”为正统来书写现代学术史则是这一大事因缘的结果,以蒋廷黻、雷海宗为代表的清华历史系的“新史学”传统遂被消融和遮蔽了。清华历史学派最主要的遗产是“新史学”而不是“新汉学”,历史与社会科学并重、历史之中西方史与中国… 阅读更多 »中国新史学的摇篮——为清华大学历史系创建90周年而作

第十届“近代中国与东亚新格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举办

8月 26-29日,由山东大学、南开大学、日本大阪大学、台湾东华大学共同主办,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的第十届“近代中国与东亚新格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办。来自日本大阪大学、广岛大学、立命馆大学、京都外国语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国民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史馆”、东华大学、台湾大学、清华大学、政治大学,大陆中国社科院、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 阅读更多 »第十届“近代中国与东亚新格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举办

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历史

2016-07-24 计量经济学服务中心 ▼点击上面蓝色字【计量经济学服务中心】置顶我们,记得先关注哦▼ ↓ ↓ 量化历史是什么?    量化历史是一系列利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历史的技艺的总称。有时候,经济史学家也把量化历史称作cliometrics。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研究社会史、政治史和经济史的学者呼唤“社科历史学”的新发展,这个名称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所谓“社科历史学”,即是在研究… 阅读更多 »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历史

邹振环:郑和下西洋与明人的海洋意识(图)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航海传统的民族,有确凿的材料证明,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就有了非常发达的近海航行技术。宋代由于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于是国际贸易线从陆路转向海路,一方面是东南沿海的商人自发努力向南洋发展,另一方面是阿拉伯商人运用航海技术的东来。 《大明混一图》与明初的海洋知识 人类历史横向发展的重大转折,开始于15、16世纪之际形成的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之前,欧亚大陆是连成一片的,西班牙和… 阅读更多 »邹振环:郑和下西洋与明人的海洋意识(图)

海洋文化的痕迹:《龙江船厂志》的“壳先”造船过程的证据

尊敬的諸位專家學者,早上好!非常高興能夠有幸參加此次極具文化意義和學術價值的研討會,結識這麼多與我一樣對古船有著濃厚興趣的朋友。今天我主要想跟大家談談《龍江船廠志》中的“殼先”造船過程的證據。 不過首先要強調的是我來這裡並不是爲了向大家講授什麽東西。在座的各位都是研究中國古船的專家,作為這一領域的一名初學者或者說新來者,我只是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對一些問題的理解,順便請教一些存疑的地方。 我現在正在… 阅读更多 »海洋文化的痕迹:《龙江船厂志》的“壳先”造船过程的证据

东亚视野下的历史研究 ——论中国史学史研究的东亚视域

作者简介:乔治忠,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   自近代以来,中国史学史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开拓研究新领域的探讨中提出许多值得重视的见解,例如要求开展对少数民族史学的研究,希望关注各个时代处于边缘化的史家和史著,倡导从子部、集部书籍中发掘传统史学思想的内容,重视现代史学史的研讨等,各方面皆取得不少成绩。但中国史学史的研究,还需要主动地放开视域,不能将考察空间局限在现在中国领域的范围之内,即需… 阅读更多 »东亚视野下的历史研究 ——论中国史学史研究的东亚视域

第一届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召开

2016-08-22 田庆强 世界历史编辑部 8月13日至14日,第一届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40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光明日报》、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报刊出版机构的70多名学者和专家参会。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编辑部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举办。山东… 阅读更多 »第一届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召开

跨学科|量化史学可与传统史学优势互补

导读 随着计算机科技在学术研究中的普遍应用和统计方法在诸多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推广,用自然科学的数量统计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的量化史学(也称计量史学)成为史学研究的新兴领域之一。 ▒ 展示更立体的影像   在受访学者看来,量化史学是一门将经济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特别是经济史研究的交叉学科。   其实,运用计量方法进行历史研究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史学传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金铮举例说… 阅读更多 »跨学科|量化史学可与传统史学优势互补

李欧梵忆费正清与史华慈

费正清教授   到哈佛念中国近代史,主要的目的就是跟随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教授。我当年亦有此想,但很快就发现自已的兴趣更接近思想史,所以后来拜史华慈教授为业师,然而在考博士口试时仍请费教授主考我的中国近代史,以示对他的尊重,其实我并没有选修他太多的课,大多是旁听。   费教授是当年美国汉学界的“太上皇”,此乃举世公认,我们学生私下也常用他中间的名字—King为绰号。他为哈… 阅读更多 »李欧梵忆费正清与史华慈

孟宪实:大唐“朝贡”外交真相

大唐“朝贡”外交真相 孟宪实 编者按:本文原刊于《人民论坛》2014年第5期。作者孟宪实先生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国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英国和美国是近代以来影响世界历史进程最重要的两个西方国家。分析英美历史,人们注意到一个重要的外在环境相似性,即光荣孤立:英国与欧洲大陆的相对隔绝,美国与世界重要国家的相对隔绝。这种地理环境,为英美制定相应的“光荣孤立”政策打下基础,让… 阅读更多 »孟宪实:大唐“朝贡”外交真相

第十七届世界经济史大会(清代经济史纪要)

◎作者:张萌,洛杉矶加州大学历史系;陈博翼,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历史系 ◎来源:《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9期),2015年第5卷第2期。 ◆”食货志”栏目编辑:李晓龙,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 2015年8月3日到7日,第十七届世界经济史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在180余场专题讨论中,大约有二十五个专题涉及清代中国经济史的内容,可见其在近代经济史中的位置日益突出,这也进一步促使学者思… 阅读更多 »第十七届世界经济史大会(清代经济史纪要)

清光绪年间朝鲜平壤开港问题研究(1882~1894)

内容提要 清光绪年间朝鲜平壤开港事件的发生,并不是清政府控制朝鲜和朝鲜反控制的外交意愿的体现。推动平壤开港的动力来自朝鲜政府雇佣的“洋顾问”,相反中朝两国对平壤开港设关反应冷淡。朝鲜国内财政危机,朝鲜对黄海、平安两道经济发展的认识以及清日在朝鲜的竞争等,这些因素交织杂糅,决定了朝鲜政府、清政府在平壤开港问题上的消极态度。 作者简介:周国瑞,男,汉族,1980年生,博士,山西临汾人,中国石油大学(华… 阅读更多 »清光绪年间朝鲜平壤开港问题研究(1882~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