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马光(搬运工)

弘毅

航海技术的获得与传递 ——以元明时期海运路线的开辟为例

单丽 撰 摘   要:长期以来,学界对中国航海史的考察多以朝代为断,且相关研究多建立在正史及方志等传统史料的基础之上,并由此得出明海禁前的航海技术是随着历史不断累积发展的历史传承之说。通过对元明时期海运漕粮路线开辟过程的管窥可知,以朝代为断的航海史研究虽有利于呈现航海史大貌,但亦失于笼统而难显其中的细节变化;正史志书所载的航海路线仅是某一时期的模糊航行状况,此类航海知识并无指导航海之功用;而航海技… 阅读更多 »航海技术的获得与传递 ——以元明时期海运路线的开辟为例

美国“汉学王者”魏斐德:一位改变了我的人生的中国人——郭廷以教授

“ 在一九六〇年就读研究所时,我连一个中国字也不认得,简直就是目不识丁。以我当时的中文程度,我怀疑在今时今日会有任何美国研究型大学著名的中国研究博士班,仍愿意录取我这个学生。” “ 我与日俱增的自信,个中关键,实缘自郭廷以的开创性伟业的启迪。郭教授毕生修治中国通史和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进路,却又更令我确信:像我这个羽毛未丰的学术新丁,其实也可以专攻中国的近代史,只要我有一辈子奉献的决心,再加上一些勇气… 阅读更多 »美国“汉学王者”魏斐德:一位改变了我的人生的中国人——郭廷以教授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象——一个乌托邦想象背后的政治、思想与学术

一种思想状况如果与它所处的现实状况不一致,则这种思想状况就是乌托邦。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译本,196页) 一个关于未来世界的乌托邦想象,近十几年来,趁着当代中国膨胀的势头,借着西方新理论的潮流,穿着传统中国文化的外衣,在中国大陆被反复叙说,这个乌托邦叫作“天下”[1]。 虽然我用“想象”这个词形容“天下”,多少有点儿无视它在论说者那里已然影响到实际的政治领域和制度层面,但我仍然觉得… 阅读更多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象——一个乌托邦想象背后的政治、思想与学术

“剑桥中国史”来到中国三十年

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8 年6 月6日版 记者 舒晋瑜 迄今成立四十年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有一套“镇社之宝”,就是“剑桥中国史”系列(中文版)。 “剑桥中国史”系列(中文版)推出三十余年来,赢得了包括专业研究者及普通读者在内的各类人群的广泛好评。如今,这一书系每年发货大约2万套左右,对于大部头学术图书来说,这几乎是天文数字。 这套堪称反映当时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最高水准和最新动向的丛书,是怎样走到中… 阅读更多 »“剑桥中国史”来到中国三十年

杜宪兵 | 《全球史是什么》译后记(全球史译丛01)

《全球史是什么》译后记 20世纪60年代,爱德华·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将历史定义为“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过去和现在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半个多世纪以来,历史学家身处的现实世界日益全球化、多元化,历史学在趋于专业化、碎片化的同时,也越发试图从整体上理解人类历史的宏阔图景。兴起于20世纪后半期的全球史,代表了历史学针对后一种趋势做出的自我反思。那么,全球史是什么?它从哪里来… 阅读更多 »杜宪兵 | 《全球史是什么》译后记(全球史译丛01)

李伯重 | 史学创新需借鉴经济学创新理论【原创与积累:中国人文学术如何创新】

  李伯重 编者按 原创与积累: 中国人文学术如何创新 学术创新是学术发展之灵魂,是中国学术获得自我主张之必需,更是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之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 阅读更多 »李伯重 | 史学创新需借鉴经济学创新理论【原创与积累:中国人文学术如何创新】

葛兆光:想象天下帝国 ——以(传)李公麟《万方职贡图》为中心

[摘要] 本文并非讨论艺术史,而是在讨论思想史。“职贡图”是古代中国描绘四方异邦前来朝贡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据信从6世纪上半叶梁元帝萧绎开始的绘制《职贡图》的传统,不仅在艺术史上影响久远,也呈现了一个颇具特色的思想史传统。即通过描绘异国朝贡使者,以表达天朝的骄傲和自信,在异国殊俗的对照之下,想象自己仿佛众星拱月的天下帝国。这种传统到了诸国并峙、疆域缩小、族群同一的宋朝仍然延续。本文以(传)宋代李公… 阅读更多 »葛兆光:想象天下帝国 ——以(传)李公麟《万方职贡图》为中心

金子修一:历史上的东亚国际秩序与中国

本文刊于冯立君主编《中国与域外》第二号(2017年12月),日文原载《ワセダアジアレビュー》(16),第18-23页,2014年。作者金子修一先生系日本国学院大学文学部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史,著有《古代中国と皇帝祭祀》《隋唐の国際秩序と東アジア》《中国古代皇帝祭祀の研究》等。张鸿翻译。   一 中国宋代思想史研究家、对宋以后东亚交流史领域研究亦做出杰出贡献的东京大学小岛毅教授曾在《朝… 阅读更多 »金子修一:历史上的东亚国际秩序与中国

韩东育:日本对外战争的隐秘逻辑(1592—1945)

 内容提要:从1592年到1945年,日本在东亚地区先后发动了“壬辰倭乱”、“甲午战争”和侵华战争等大规模兵燹。这一系列剑指东亚的侵略行动,定调于丰臣秀吉,承绍于明治天皇,膨胀于昭和时代,已形成隐秘于事实背后的一以贯之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惯性。“二战”后主张切断战争间关联的意见,并不符合历史上日本人的自身说法和做法,却符合现代日本学界的个别表述。因此,钩沉每场战争之间的事实和逻辑隐情,还区域战事以本来… 阅读更多 »韩东育:日本对外战争的隐秘逻辑(1592—1945)

专访哈佛教授阿米蒂奇:全世界历史学家,联合起来!

黄蕙昭,2018-05-29 11:29 来源:澎湃新闻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大卫·阿米蒂奇的“野心”似乎太大了:当许多历史学家谦逊地将自己的本分限定在“过去”,并谨慎地保持学术与政治、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时,阿米蒂奇却近乎煽情地发出“全世界历史学家,联合起来”的号召,呼吁历史学家在政治决策与公共领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今天,有关未来发展的话语权完全掌握在那些将人的本质看作是静态的经… 阅读更多 »专访哈佛教授阿米蒂奇:全世界历史学家,联合起来!

陈锋:明清变革:国家财政的三大转型

摘要:在明清变革的过程中,出现国家财政的三大转型。一是从银两统计制度的确立到银元规范货币的发行,其中的关键是形成了“统计银两化”的模式,并不是所谓的“白银货币化”。二是从传统的钱粮奏销到新式预算的实行,其中的关键是由传统的“量入为出”变为“量出制入”,传统奏销制度终结。三是从起运、存留的划分到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形成,其中的关键是由传统的“地方经费”变为“地方财政”,地方财政的基本形态大致具备。 … 阅读更多 »陈锋:明清变革:国家财政的三大转型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重建全球史的”时间正义”

今天的主题是“关于全球史的时间问题”。 在回到“时间”这个话题之前,先对全球史,尤其是当前西欧的全球史研究作一些概括性的评论。 一、有关全球史的七种论点 第一,全球史直接挑战着民族主义主导的国家史。 民族主义主导的国家史建基于自己的国家比其他国家(尤其是近邻国家)更崇高伟大这一价值判断之上。民族主义主导的国家史认为国家四面受敌,它讲述的是被敌人压迫并最终战胜敌人的故事。通常它是统一和同质化的历史,… 阅读更多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重建全球史的”时间正义”

蔡鸿生:《广州海事录——从市舶时代到洋舶时代》出版

中山大学蔡鸿生教授新著《广州海事录——从市舶时代到洋舶时代》,2018年5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蔡鸿生教授,1933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从事中外关系史的教学和研究。2006年已退休。已刊论著探讨下列课题:(一)唐代粟特、突厥文化,(二)俄罗斯馆与中俄关系,(三)岭南佛门僧尼史事,(四)广州与海洋文明,(五)历史研究的学理与方法。 新著以“海事”为主题,从“舶”入手,分“序… 阅读更多 »蔡鸿生:《广州海事录——从市舶时代到洋舶时代》出版

中国帆船——考古之梦

讓-伊夫·博羅* 威廉亞歷山大:“商船” 加泰羅尼亞人的地圖上所描繪的靠近亞洲南岸的中國帆船 琉球(Loo-Choo)之龐然大物 1827年5月,“布森”(Blossom)船隊指揮官弗雷德里克·威廉·畢夏(Frederick William Beechey)將軍於日本南部的中國屬地琉球(LooChoo)島命令船隻泊岸。(1) 那時有關方面不允許任何外來船隻停泊於該島的海灣內,但是畢夏卻能夠讓他船內… 阅读更多 »中国帆船——考古之梦

孙卫国:《明实录》与《李朝实录》之比较研究

摘 要:明代纂修的历朝实录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朝鲜的《李朝实录》与《明实录》属同一性质的官修史书。二者在诸多方面互有异同,将之予以比较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官方史学活动的认识。关键词:明实录;李朝实录;史馆制度;中朝史学比较 中国古代从唐朝开始,朝廷主持修纂皇帝实录,遂为定制。不过,完整流传至今的只有明、清实录。在朝鲜半岛,高丽王朝即开始实录纂修,但《高丽实录》失传,流传下来的只有朝鲜王朝时期(13… 阅读更多 »孙卫国:《明实录》与《李朝实录》之比较研究

泉州申报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基本失败

去年,古泉州(刺桐)史迹正式开始申报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刚看到消息,2018年,泉州申遗大概无望了。 匆匆看了一下,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遗址点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联性不大,且可能有些是重建的,而非原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泉州申遗,是一个孤立的点,而非整个海上丝绸之路。在论证泉州遗址重要性时,对泉州与其它城市的联系,不够重视。10–14世纪的泉州,当然重要,但是其它沿海港口,也同样不可… 阅读更多 »泉州申报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基本失败

黄朴民:答辩追忆

作者|  黄朴民,山东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国史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来源|  《历史学家茶座》2014年第2期,28-37页 本人不才,但正规的高等教育还是完整接受过的,自1978年混进大学,一口气在宁静的校园里泡了整整十年,本科、硕士生、博士生三个阶段,一个也不曾落下,是名副其实的“老运动员”。 读书,尤其是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其成败的衡量标志,就是几年寒窗用功下来,最后… 阅读更多 »黄朴民:答辩追忆

不列颠图书馆藏中国近代珍稀文献及其解读

学界有关文献探索多集中在内容分析上,从文献传播、文献与社会网络互动关系的角度的分析有待推进。从传播层面解读文献并由此重思历史文献学,国内研究早有涉及,如梁启超1921年在天津南开大学的讲演内容,《改造》摘要刊发,后成专著的《中国历史研究法》。1926年10月至次年5月,梁启超在清华学校有后续专题讲义,后命名为《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其中涉及文献及其研究。梁著为漆侠称道:“这本书尽管已经落后于时代,… 阅读更多 »不列颠图书馆藏中国近代珍稀文献及其解读

不列颠图书馆藏中国近代珍稀文献辑录、校勘并考释

2017年12月08日11:15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1.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子课题进展情况 (1)总体执行情况 组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执行课题的总体研究计划。鉴于课题规模较大,周期较长,2015年11月26日由首席专家王天根牵头,组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不列颠图书馆藏中国近代珍稀文献辑录、校勘并考释”课题组;于当日召开成立会议,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工作… 阅读更多 »不列颠图书馆藏中国近代珍稀文献辑录、校勘并考释

看看,民国时期的“大数据”

“大数据”,自然离不开统计,而中国的传统史学,因缺乏统计数据,缺少“实证”,历来为西方史学界所诟病。 中国的传统史学为叙述史学,古籍文献中虽不乏统计的“数字”,然皆为社会统计性质,为政府缴税赋、征兵役所用,是广义上的“统计”,而不是西方近代史学界所言的“数理统计”意义上的“统计”,只为“数字”,而非“数据”。 广义上的“统计”,随着人类计数活动的实践发展而来,其缘起可追溯至久远的上古时代,此不赘述… 阅读更多 »看看,民国时期的“大数据”

近现代报刊数据库推荐

1.《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了1833~1911年间520余种期刊,53万余篇文章,几乎囊括了当时出版的所有期刊,拥有众多的“期刊之最”。目前院图书馆引进晚清期刊302种,28万篇文章。晚清是中国历史上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期间所产生的各类文献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文化、科技、宗教等各方面的内容,晚清期刊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 阅读更多 »近现代报刊数据库推荐

2018年最新版历史学相关C刊投稿方式出炉,赶紧收藏!

CSSCI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formation)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科学引文索引是从文献之间相互引证的关系上,揭示科学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检索与查询,可以揭示已知理论和知识的应用、提高、发展和修正的过程,从一个重要侧面揭示学科研究与发… 阅读更多 »2018年最新版历史学相关C刊投稿方式出炉,赶紧收藏!

民国时期税收史料汇编(全三十册)

民国时期税收史料汇编(全三十册) 编著者:魏文享 主编 定价:¥18,000.00 ISBN:978-7-5013-6318-6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所属分类:民国-文献资料丛编 读者对象:专致于经济史,尤其是财政史的相关学者 民国文献资料丛编 本书亮点 一、税收史料的全面系统整理。目前已知出版的税收史料,或作为财政史料辑刊中的补充,略显分散;或文献类型单一,品类不… 阅读更多 »民国时期税收史料汇编(全三十册)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2018年校庆学术报告会日程

专场:传世之作项目专题学术报告 科技新进展与移民史研究 葛剑雄 教授 主持:张晓虹 时间:5月8日(周二)下午2:00~3:00 地点:光华楼西主楼2201会议室 历史自然·经济环境研究 主持:安介生 时间:5月15日(周二)下午1:30 地点:光华楼西主楼2201会议室 清代登陆海南岛台风对西南地区的影响 满志敏 传统社会时期的江南圩田 与苏北圩-垛田体系的差异  王建革 却望并州是故乡: 唐诗… 阅读更多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2018年校庆学术报告会日程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目录

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4-16 重庆市三十三家收藏单位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宋志英、赵[女原]责任编辑 北京 2014 FB.13:01.1-2 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北京 2015 FB.13:01.3 陕西省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陕西省图书馆编 北京 2014 FB.13:01.4-6 湖南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湖南图书馆编 北京 2014 FB.13… 阅读更多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目录

顾维钧档案数据库正式上线

2018年1月29日,顾维钧诞辰130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史档案馆“顾维钧档案数据库”正式发布,欢迎学界同仁到馆查阅。 顾维钧(1888-1985),字少川,上海嘉定人,被誉为“民国外交第一人”。1904年赴美留学,第二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12年被北京政府选为外交官员,奉调回国,担任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的英文秘书,步入政坛。顾维钧几乎经历了民… 阅读更多 »顾维钧档案数据库正式上线

书讯|毛亦可《清代卫所归并州县研究》

2018-05-07 鸣沙 本书简介 本书研究了清代卫所及其下辖屯户、屯田改归州县地方管理的过程。清朝建立以后,面对明代建立的庞大的卫所系统,一方面迅速解除其军事功能,另一方面缓慢推进卫所内部改造,在管理机构、土地所有制、人户编制方式、地丁税粮编派等多方面逐渐消解卫所系统的特殊性,将其纳入州县地方民政管理制度之中。清代卫所归并州县不仅是清前期历史中的重要政务,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军、民两系统整… 阅读更多 »书讯|毛亦可《清代卫所归并州县研究》

鸦片贸易与白银外流关系之再检讨 ———兼论国内货币供给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历史演变

2018-05-04 贺力平 稷下书斋 原文载《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第63-80页 摘要:1830年代清朝政府体系内部爆发了一场有关鸦片贸易与白银外流的大讨论。这场讨论的实质从现代经济学观点来看是如何看待国内货币供给稳定性与对外贸易平衡的关系。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这场讨论未能上升到理论水平,而且一些参与者在若干重要的具体问题上的判断夹带着大量错误和偏差。本文的重新估算表明,因鸦… 阅读更多 »鸦片贸易与白银外流关系之再检讨 ———兼论国内货币供给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历史演变

陆路丝绸之路上的明朝角色

作为14世纪至17世纪陆路丝绸之路上的世界大国,明朝能够担负起维护丝绸之路运行的历史责任,扮演着丝绸之路的主导者、规则制订者和稳定者的角色,与西域诸政治体始终保持着友好的关系。通过与西域的和平交往,明朝既确保了边疆的安全与稳定,又加强了与西域的深度交流,使这一时期的陆路丝绸之路具有全新的历史特点。 陆路丝绸之路上的明朝角色 作者:田澍,原文发表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7年第3期。转载时有删节… 阅读更多 »陆路丝绸之路上的明朝角色

王力:近代在华日本领事报告述论

领事报告是驻外领事定期向本国政府发回的有关驻在国的通商经济情报。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了领事馆,并以此为桥头堡收集中国社会经济情报,这些情报所汇成的载体即近代各国领事报告书,主要包括英国、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推行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积极开拓海外贸易市场。为了在与欧美列强的贸易竞争中占得先机,明治政府对海外经济情报战略倾注了力量。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对中国的侵… 阅读更多 »王力:近代在华日本领事报告述论

管彦波:明代的舆图世界:“天下体系”与“华夷秩序”的承转渐变

内容提要:明代的地图绘制,虽然依旧坚持着以“中国”为中心的绘图取向,一直在不断强化大一统的政治地理空间,但承继蒙元帝国东西扩张的世界经验,有了郑和下西洋和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新鲜域外地理知识的持续发酵,似乎明代中国人具备了更为开阔的地理视野和“世界性意识”。同时,在传统的“天下观”向“世界观”逐渐转变的过程中,前朝太多未曾考虑的海外诸国,渐被纳入“华夷”序列中,使明朝的“华夷秩序”具备了更加丰富和多… 阅读更多 »管彦波:明代的舆图世界:“天下体系”与“华夷秩序”的承转渐变

杜洪涛 | 元明之际辽东的豪强集团与社会变迁

【摘要】在元末崛起的辽东豪强主要是在元代迁入辽东半岛的内地移民后裔。最初他们并不拥有国家赋予的特权身份,只是凭借经济实力和个人威望在地方社会中占据支配地位。在平定“红巾之乱”的过程中,辽东豪强集团发展成雄踞一方的割据势力。元廷虽然授予他们官职,但却没能将他们纳入到国家的权力体系之中。元明鼎革后,辽东的豪强集团或是主动归顺,或是战败投诚,先后成为隶属于国家的卫所官军。在明军与纳哈出集团对峙期间,辽东… 阅读更多 »杜洪涛 | 元明之际辽东的豪强集团与社会变迁

历史类学术会议征文信息合集(截至4月底)

历史学 第八届全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联席研讨会 推送日期:2018年4月29日 截稿时间:待定 会议时间:2018年10月下旬 会议地点:南昌 会议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世界 会务邮箱:skykyc@126.com 京津冀世界史研究生新锐“小荷论坛” 推送日期:2018年4月8日 截稿时间:2018年9月1日 会议时间:2018年10月 会议地点:天津师范大学 会议主题:新时代的世界史研… 阅读更多 »历史类学术会议征文信息合集(截至4月底)

刘晓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元史研究

一、序曲:近代以来的中国元史研究 近代以来中国的元史研究, 始于20世纪初。这一时期, 以传统修史方法进行的元史研究已接近尾声。真正意义上近代实证史学路径元史研究的开拓者, 主要为王国维、陈垣和陈寅恪三位。继他们而起的翁独健、韩儒林、邵循正, 则是以元史为专门研究领域的学者, 除在国内新式大学受到系统的史学训练外, 还曾到海外不少国家留学, 先后师从当时世界公认的汉学大师伯希和 (Paul Pel… 阅读更多 »刘晓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元史研究

包伟民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辽宋夏金史研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社会生活从此逐渐走向正常, 学术研究也获得了正常发展的机会。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学术研究, 由此得以迅速发展。辽宋夏金史领域也是如此。 不过, 相比于中国古代的各个断代而言, 40年来辽宋夏金史领域的学术推进尤其明显, 最重要的表现就在于, 国人对公元10至13世纪———尤其是赵宋王朝———历史的看法, 产生了近乎逆转性的变化。 一、时代背景 … 阅读更多 »包伟民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辽宋夏金史研究

刘后滨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隋唐五代史研究

学术总结是一个时代学术反思的重要形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术指归, 其总结的学术脉络也绝不与他人相同。对于20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学术成就和发展脉络, 众多学者在世纪之交的时候进行过总结。其后, 又有学者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学术进展进行总结。这些总结, 有的是全面总揽各方面研究的代表性著述, 不乏全局眼光;有的是就一些热点问题和核心话题进行综述和展望, 体现出一定的洞察力 (本文参考的总结性和展望性… 阅读更多 »刘后滨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隋唐五代史研究

陈长琦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1978年, 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中国社会告别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 开始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同时, 中国史学也与中国学术界一起迎来了“科学的春天”。40年来, 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与中国史学发展同步, 在经历了初期的兴奋、彷徨、探索之后, 走上了正常的、稳定的发展道路。 一 中国史学40年来的发展, 可以以1989年为界, … 阅读更多 »陈长琦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晁福林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先秦史研究

改革开放40年来, 先秦史研究不论在史料的发现与运用, 还是在研究范式的超越与重构上, 皆取得了长足进展, 重要成果层出不穷。《逸周书·尝麦》言“夫循乃德, 式监不远”, 即谓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为当下研究提供鉴戒。本文对相关成果的概述难免有遗珠之憾, 是愚闻见不广的结果, 这是先要深致歉意的。 一、概述与理论研究 陈寅恪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言:“一时代之学术, 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 阅读更多 »晁福林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先秦史研究

赵世瑜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明清史研究

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历史学界的影响是巨大的。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变化有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而这三个时间节点是政治上的巨变带来的。首先是20世纪初帝制的终结, 宣告了“王朝体系”史学的破产;其次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使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内地占据了主导地位;再次是改革开放, 中国历史学由此真正成为国际历史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以来的明清史研究,… 阅读更多 »赵世瑜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明清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