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银钱比价

袁为鹏、龚达 | 从银钱比价看晚清市场整合及南北差异

作者简介 袁为鹏,男,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龚达,男,纽约州立大学杰纳苏分校商学院讲师。 原文载于《清史研究》2025年4期,注释从略。 有国外研究者认为市场整合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欧洲国家在19世纪取得的工业化成就离不开18世纪内部市场的完善。与此相伴而生的观点是:只要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经济增长。然而,上述研究者还指出,技术进步与制度优化同样是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与发达… 阅读更多 »袁为鹏、龚达 | 从银钱比价看晚清市场整合及南北差异

【博士论文简介】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1644—1911)

作者:胡岳峰 伴随“白银时代”降临,清代中国并未径直走上货币完全白银化,乃至实质确立银本位币制的道路,而是形成了银钱并用的货币体系。如将海外白银流入及其产生的影响视为“银线”,则传统中国长期使用的铜钱,及因使用铜钱所产生的问题便堪称“钱线”。银钱并行下,“银线”与“钱线”纠缠,产生银钱比价波动问题。本文依照银钱比价分区数据整理与分析、比价形成和波动原因探寻、比价波动影响、官与民对波动的应对这一逻辑… 阅读更多 »【博士论文简介】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1644—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