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事大

地区性历史与国别性认识 ——日本、韩国、中国有关壬辰战争史研究述评

地区性历史与国别性认识 ——日本、韩国、中国有关壬辰战争史研究述评 陈尚胜  赵彦民  孙成旭  石少颖 [摘  要] 本文考察了日本、韩国和中国学者近七十年来对于壬辰战争(1592-1598)研究的基本概况,认为三国学者对战争原因、日本大名动向、朝鲜官军将领、明军将领和南北兵、朝鲜义兵、粮饷供应与运输,倭城建造、和谈等问题较为关注,但三国学者在讨论问题时却表现出不同的国别倾向,而且对于异国史料的… 阅读更多 »地区性历史与国别性认识 ——日本、韩国、中国有关壬辰战争史研究述评

晚清财政规模估算问题初探

韩祥 内容提要:当前对晚清财政规模的研究,大多或是直接转引史料数据、或是将史料数据简单分类汇总,极少对既有史料数据及其统计方法进行细致的校核,故在此问题上自清末至今仍没有取得实质性进步。若将一些基础性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如计量单位混杂、重复统计、统计区域缺漏、数据呈报滞后等问题),则可以对晚清的财政规模估算进行重新审视与修正。在现有史料条件下,相对可靠地重新估算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财政规模,具… 阅读更多 »晚清财政规模估算问题初探

从明朝与日本之间国书中年号、称谓和国王印的变化看东亚关系

赵莹波,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授 摘要:14世纪后期,1368年明朝建立,1392年日本结束南北朝国家恢复统一,朝鲜代高丽而立。明朝分别把朝鲜和日本纳入册封体制,东亚各国又都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变革时期。在明日之间的国书中,常出现年号的不同变化、有无、甚至漏写的现象,同时日本国书中“日本国王之印”时隐时现,或真或假。自幕府将军足利义政执政以来,从1456年的“带国印”到1465年换成“体信顺达”的… 阅读更多 »从明朝与日本之间国书中年号、称谓和国王印的变化看东亚关系

黄修志 | 书籍与治教:朝鲜王朝对华书籍交流与“小中华”意识

摘 要:朝鲜王朝大规模的对华书籍交流,令日本、琉球、安南等难望其项背,这主要是由地缘格局、政治结构和治国理念所致。朝鲜“小中华”意识刺激了对华书籍交流,而朝鲜对华书籍交流又促进了“小中华”意识的发展和变迁。总体来说,朝鲜前期的对华书籍交流带有更多的“尊王”和“慕华”色彩,朝鲜后期则带有更多的“尊周”和“攘夷”意味,但共同之处是,两者都摆脱不了“事大”的影子,最终使朝鲜保持了政权稳定。朝鲜对华书籍交… 阅读更多 »黄修志 | 书籍与治教:朝鲜王朝对华书籍交流与“小中华”意识

韩东育 | 明清前东亚封贡体系的演变实态

摘要:东亚封贡体系,渊源于西周封建制原理,而雏形于汉魏至隋唐期。三代自明的“天下主义”要求“皇帝”与“天子”的职能必须合一;而古今一贯的“中华礼序”还为“郡县制”与“册封制”的璧合赋予了前近代东亚世界的最高价值。在这一前提下“幕府制”和“律令制”在东亚各国间的对接不过是实现封贡体系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它解释了“一国史观”下中国学界何以在“封建制”认识问题上会频生语塞,以及朝鲜与日本介入体系时… 阅读更多 »韩东育 | 明清前东亚封贡体系的演变实态

黄纯艳 | 中国古代朝贡体系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古代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被称为“亚洲才具有的惟一的历史体系”,这一重要命题的研究有两个原点:一是费正清等人提出的“中国的世界秩序”理论,二是西嶋定生提出“东亚世界”理论。之后这一问题受到广泛重视,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阐释框架。但是学界对朝贡体系的基础是什么,朝贡体系是真实的抑或虚幻的,宋代以后朝贡体系的变革如何展开等若干基本问题仍然存在明显的分歧。导致这些分歧的原因既有立足于不同时段和区域的时空错… 阅读更多 »黄纯艳 | 中国古代朝贡体系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葛兆光:在“一国史”与“东亚史”之间 ——以13—16世纪东亚三个历史事件为例

提要 这篇文章选择13~16世纪发生在东北亚的三个历史事件,也就是“蒙古袭来”(1274,1281)、“应永之役”(1419)和“壬辰丁酉之役”(1592,1597),来讨论国别史与东亚史之间的差异。本文指出,如果仅仅站在一国历史的立场、角度和视野来观看发生在东亚的历史,会出现“死角”或“盲点”。因为,只有一个圆心(国家)的历史叙述,会使得历史有中心有边缘,中心虽然清晰,但边缘常常含糊甚至舍弃。其… 阅读更多 »葛兆光:在“一国史”与“东亚史”之间 ——以13—16世纪东亚三个历史事件为例

境外中国明清档案文献目录一瞥

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两个王朝,当时所产生的大量档案文献资料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至使我国大量的档案文献散失世界各地。多年来,许多海内外炎黄子孙及有识之士,都曾为这些文化瑰宝的回归而奔走呼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曾就战争期间掠夺的文化遗产归还问题发出倡议。我们企盼,这些散失在海外的中华文化遗产能及早“完璧归赵”。在此,我们仅将已经收集到的日本、美国、英国有关明清… 阅读更多 »境外中国明清档案文献目录一瞥

李宏为 | 散失境外清代档案文献调查报告

一、 国外清代档案文献概况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散失在国外的清代档案文献数量相当可观,这部分档案离境大致有以下4种原因: 1、战争掠夺。 中国近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自1840年(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和掠夺,大批珍贵清代档案文献屡遭劫难,流落异国他乡。如1860年,英法联军抢掠、焚烧了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该园文源阁所藏典籍自此悉失;1900年,八国联… 阅读更多 »李宏为 | 散失境外清代档案文献调查报告

葛兆光 | 彼此环绕和交错的历史

葛兆光,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东亚与中国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宅兹中国》、《何为中国》(2014)。曾获第一届“中国图书奖”(1988)、第一届“长江读书奖”(2000)、第一届Princeton Global Scholar(2009)、第三届 PajuBook Award(韓國… 阅读更多 »葛兆光 | 彼此环绕和交错的历史

2018明清史文章分类汇总(历史学期刊1)

河南尹整理 史地刊讯 2018先秦秦汉史文章分类汇总(历史学期刊1) 2018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文章分类汇总(历史学期刊1) 本篇分类整理2018年中《历史研究》(第6期暂缺)、《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第6期暂缺)、《史学月刊》、《文史》、《史林》、《史学集刊》、《中国农史》(第6期暂缺)、《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第4期暂缺)、《古代文明》、《古今农… 阅读更多 »2018明清史文章分类汇总(历史学期刊1)

朝贡制度与东亚地区传统国际秩序 ——以16-19世纪的明清王朝为中心

陈尚胜 内容提要:东亚地区传统国际秩序应称“封贡体系”较为周全。封贡关系的要义在于“事大” 与“字小”。从中国明清王朝与朝鲜、琉球、越南等属国关系看,朝贡制度也是双边贸易、文化交流、边疆管控以及司法合作的基本机制,而在属国遭遇国家安全危机时,作为“上国”的明清王朝也积极进行政治外交和军事上的援救行动。不过,朝贡制度旨在建立“上国”与“属国”之间的主从关系,各个“属国”之间并没有围绕“上国”而形成合… 阅读更多 »朝贡制度与东亚地区传统国际秩序 ——以16-19世纪的明清王朝为中心